古老的中原概念,不外乎黄河中下游流经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以及陕西的一些地区,在上古时代,那里温暖潮湿、气候比现在要更宜居住,甚至可以看到许多如今要在很南的南方才有的野生动物,比如成群的野象。在这样一个自然区域里,古老中国的王朝史即将开始书写。
夏朝目前还是一个传说里的朝代,它被记载在后世的典籍里,因此很多人倾向于它真实存在过,但它存在的证据可能还埋藏在大地之下,等待被发现和破解。
夏民族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的发端,而实际上在他们入主中原地区之前,可能生活在西北,和后来的犬戎民族、秦汉时的匈奴民族更有渊源。无论如何,他们走到中原来了,并主宰这里,成为了中原文明的引领者。
来自东夷的子姓部落最后取代了夏族在中原的地位,建立了商朝。夏族遗民四散在各处。
子姓部落是重视祭祀、占卜以及尚武的民族。在上古时期,任何一个民族都可能会进行占卜,比如在南方,曾经流行过用鸡骨来占卜,而商朝是用龟甲和牛骨,占卜的结果等被刻在这些甲骨上,经过数千年的掩埋又重新出土,向人们展示了这个王朝的一些风貌。迄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字里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夏朝”的记录,可能因为夏朝和占卜的内容无关,但无疑这让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变得更位扑朔迷离。
商朝和后来的周朝王族总是不断地迁都,这可能和气候水土变化有关,也可能和部落间的战争有关。商朝的许多王都建立了赫赫武功,但他们后来的注意力都偏向于经营东方,可能也和东方的水土更好更适宜定居有关。
被商王忽视的西方有姬姓部落,姬姓部落可能是古羌族的一支,和夏族也颇有关系。姬姓部落本来文化相当落后,他们穴居,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直到几次迁居之后,和古羌族的另一支姜姓部落进行了联盟和融合,终于学会了农业,同时开始了武力扩张,直到东进取代了商朝。
在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和太公望(即姜子牙)率领的、主要由姬姜联盟构成的部落联军击败了商纣王的军队,但并没有彻底击溃商朝。纣王的儿子武庚依然占有旧的地盘,以及拥有东方许多部落的支持。
周朝的统一大业是在周公旦手里完成的,他在武王去世后辅佐成王并亲自东征,才剿灭了商朝的残余势力,并把子姓遗民分封在宋国。其余大部分诸国的分封也是在周公旦手里完成的,包括自己的鲁国、太公望的齐国。
太公望本来被分封在吕地,所以又被称为吕尚,在周公东征后才以功臣和外戚的身份改封在齐国,定都营丘。齐国的名称来源于当时还叫天齐渊的趵突泉,后来齐国东进夺取了东夷莱人的地盘,又迁都临淄,变成大国。所以后来的临淄又建了个天齐渊,但已非齐国得名的由头。
周公旦东征剿灭商朝势力,从东方俘虏了九个民族,其中放逐到南方的熊族,发展成了后期超级强国楚国,另一支带回西方的营族,其后人建立了秦国,在数百年后不仅灭了周王室,且兼并了由周朝分封的诸国,完成了一场跨越近千年的复仇。
周部落本身是一个文化落后的民族,但不断吸收和融合先进文化,不但入主中原成为天下共主,还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文化体系,反而成了文化的开创者,让后世尊崇和继承。比如到西汉末年,王莽就不遗余力地改制,希望能把文化和社会形态恢复到周初的面貌。
周朝是建立在封建制和宗法制基础上的朝代,相对于商朝的部落联盟时代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但封建制在春秋时代也遇到了局限,无论是权力集中上还是土地改革上都收到限制,因此变法纷纷开始,而封建制也随之崩溃。
夏商周三朝,可谓古老中国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