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文化身份认同&文化就是慢慢同化
相对于饮食和生活习惯,文化身份在艺术趣味上是相对隐匿的,但越是对母国文化浸润深厚越容易在与异国文化相遇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对于初到加拿大的小蘑菇,异国文化让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就像当初住读让她体验到离家和想念父母的情感。同时,这种身份觉醒也让她有意识地去设法融入异国文化,这种“有意识”会让她保存好自己的文化身份,也能游刃有余地进入他乡文化。她在被同化的过程中也在做着同化别人的事情。
过了语言关后,小蘑菇开始感慨学校里那些孩子太幼稚,没文化。这里大多数的孩子是单纯,有的甚至到幼稚的程度,而且连他们的父母也大多比较简单的,可能因为这里短短一百多年历史,凡事不需要追溯复杂的历史根源,现实的法规又简单,没有潜规则,只需凭著单纯的理性和常识。至于说“加拿大没文化”,那就是孩子式的文化沙文主义——也是源于无知。我们让她从小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侵淫,见识了一些文人生活方式的趣味,她自然就觉得工业化统一模式的加拿大生活方式的单调乏味。
这个情况固然契合了我们的本意——在她来加之前就确立自身文化身份,不至于迷失于这里的文化。不少华人孩子离国时对母国文化没有建立良好的认知,父母也只是一味希望孩子赶快融入当地文化,以致他们对母国文化表现出疏离和不愿认同,我们一直以来听到过很多这类事情,蘑菇也碰到过有些华人学生不愿显露自己的华人身份或对自己的母国文化全然无知。对此蘑菇感觉很困惑,因为她觉得华人的文化博大精深,她为此总是有些优越感。她总是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彰显中国文化,在日常相处中向她的同学介绍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在做作业时总是会挑选中国题材中国文化元素。
小蘑菇学校八年级艺术课的作业,选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介绍。要求做成小册子或PPT,在课堂上介绍。同学们当然选的是西方的艺术家,蘑菇独辟蹊径选的是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不但是中国文化背景的题材,而且极富挑战。
选这幅作品确实是在给自己找事。她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五代十国的历史,绢本画的历史和技术,中国画长卷的特色,画作每一段的细节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衣服和道具,画作的线条和色彩,传递的情绪和激发的想象,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有些是网上查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大多则是她自己的观察描述。她还选择了历史上其它的绢本画名作(《宫乐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和长卷名作(《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加以补充说明。所有的文字都由她自己翻成英文或直接用英文写,一共做了23个PPT。通过这个作业,她自己去了解了一段中国最难的历史(五代十国是我中学历史课最怕的一段),国画里的绢本和长卷名作,以及怎么观察欣赏一幅画作。
所有这一切,没有靠任何指导,全是她自己思考独立完成。我问她你们老师上课都干什么了?她说就听我们讲呀。都说这里的孩子最开心了,上课轻松又没作业。我现在怀疑这是这里的老师放出来的谣言,哈哈!
但是,小蘑菇很沮丧地说对于她的精心准备和详细的讲解,同学们表现出来的是困惑和无聊感,连老师都催促她快点结束。他们全然不懂且无法欣赏,蘑菇痛心疾首地喟叹:“他们没法感受到这种美,真是太可惜了!”仿佛看着他们暴殄天物。
我想到这么件事。
隔壁邻居马拉松女士携夫君前来访问,商讨共修我们两家临河交界处的挡土墙事宜。在结束商务讨论后,我们照例把我们的共同敌人——我们房子的前房主也是他们的前邻居——一个恶棍,再一次声讨鞭挞,双方努力进一步挖掘批判材料,把我们之前共同遭受的折磨折腾,经历的恐惧创伤,又一次痛快淋漓地抒泄。这无疑是增进情感共鸣,共建睦邻友好关系,共创美好家园的良好举措。在同仇敌忾这个议题上,加拿大人民的心和中国人民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希望的,这不就是普世价值吗?
接下来的话题是关心一下马拉松女士写作的那本有关自行车的书的进展。她夫君从事自行车生产和贸易,曾经在广东东莞和人合办过自行车厂,销往欧洲和北美。他在那儿呆了五年,她取道香港去看望他,而他们除了桂林,竟然没有去过任何别处。我觉得如果不能及时向他们弘扬中国文化是近乎失责的一种行为,就给他们讲了我们生活过的城市苏州——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称,苏州的历史可有2500年!马拉松女士惊叹一声,自愧不如地说:加拿大才一百多年历史。我向他们介绍苏州至今保存着中国传统文人式的生活方式,并且展示了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平江路的照片。他们的赞叹多少带有礼节性。我想起他们第一次来我们家时,我也是本着传扬中国文化的心念向他们一一介绍家里陈列的艺术及工艺品。而最后,马拉松女士特别赞美的是一幅民俗刺绣和印着民俗图案的靠枕。那幅刺绣是大红色,图案有些原始人脸和动物的组合,是上海农民的作品,可以联想到北美的印第安图腾。而家里的另一些内涵深邃技法精美的老刺绣却没能得到她的瞩目。
可见他们能欣赏的还是可以联想到自己文化的东西。越是粗浅的越能普及,而那些有精深内涵的自然让外人摸不着边了。小蘑菇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此例。
相对于饮食和生活习惯,文化身份在艺术趣味上是相对隐匿的,但越是对母国文化浸润深厚越容易在与异国文化相遇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对于初到加拿大的小蘑菇,异国文化让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就像当初住读让她体验到离家和想念父母的情感。同时,这种身份觉醒也让她有意识地去设法融入异国文化,这种“有意识”会让她保存好自己的文化身份,也能游刃有余地进入他乡文化。
下面记述了一段小蘑菇初期的融入。
周末晚饭时小蘑菇说什么也不想吃,不舒服,过会儿说就想吃炸薯条。这个苦命的孩子除了喜欢番茄炒蛋,就好土豆制品了,炒土豆丝,炸土豆条,土豆泥怎么弄都好吃。但平时基本还凑合着和我们吃一样的饭菜,也没到今天这样罢黜百食,独尊土豆的地步。我先是以为她病了,后一想能吃油炸的,那不是肠胃的问题,心病。绝食两小时后,她高调宣布要去看九点那场电影,Incredible2《超人总动员》。上次她们几个同学一起去看这部电影,她因为要在家接待多伦多昆曲爱好者而没能一起去,心里一直不畅。菇爸说就让她去吧,顺便可以吃上炸薯条,他的潜台词是这样我们也太平。小蘑菇的病马上好了。
我们顺便散步陪她来到电影院,那家电影院是上世纪中期建成的,让你可以饭后突然想要看电影就可以走过来看的那种电影院,墙上还挂着上世纪的经典电影海报。所以,居然排队买票。电影是9:40,还是不放心这么晚让她一个人看电影,冒着我不入地狱谁入的悲壮情怀,我做了一个母亲不得不做的牺牲,陪她看这部注定会考验我忍耐力的电影。看着她心满意足地吃完满满一盒薯条,随众人在欢声笑语里欣赏那部迪斯尼傻电影,我就像打入敌人内部的特工,努力伪装成和他们一伙的。虽说还不至于如坐针毡,但基本上每五分钟就要抑制想狂奔800米回家的念头,家里的小剧场有我心心念念的美剧和韩国电影。
一路走回家,我问她你真的觉得好看吗?比《芳华》好看吗?她说“我承认《芳华》是部好电影,那是一部看后让人思考的电影,但是很沉重。你要问我周末想看哪部电影,可能我更想看这部,笑一笑很轻松,就是娱乐呀。”我以《芳华》为比,颇有些慌不择路之嫌。虽然那是在此地我们一起看过的最近的国产电影,但还是暴露了心里有些害怕她已经一点点被此地文化沦陷。因为那显然不是一个好对比,我的本意是要做中西对比,却变成了思考还是娱乐的取舍。而且《芳华》承载的年代完全超越她的记忆库存,她已经尽了她所能拥有的认知审美来欣赏这部电影了。
吃快餐和看动画片,是两件在小蘑菇童年缺失的事情。虽然她终究以这种方式补上了,可我还是庆幸让她的童年幸免于此,况且她现在也不会真的沉迷。正如她开玩笑说自己对打游戏怎么也没热情,是因为在喜爱游戏的年龄时错过了玩游戏。童年的趣味和喜好还是会影响以后的人生。
看着她的吃穿娱乐都越来越入乡随俗,这本来也不能算是坏事,但是接受此地的同时是不是也在丢弃故土呢?其实小蘑菇比我早纠结这件事,她经历了这个挣扎的过程。当她发现自己在国内的雅好在此地完全没有同好之人,她曾被誉为“10岁林徽因”的小才女本领在此地全无用武之地,失落苦闷之后,她便开始接触融入当地文化了。她很快看了所能找到的美剧英剧,并一发不可收地爱上流行音乐(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居然听了2000多小时的音乐),了解最新时尚,一开始可能是为了快速和同学沟通的需要,渐渐就演变成内需了。美剧英剧已然成了她的第二课堂。像《老友记》这样的美剧的价值观“自力更生,善待他人,尊重差别,忠于内心,”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还是非常“正能量”且容易被接受的。而《大侦探波洛》这样的英剧则是让她对西方文化经典的一面流连忘返。
现在她已然成了韦斯安德森导演的超级粉丝,能欣赏这样光怪陆离的意象不仅说明她品味了得,而且还是需要文化的积累的。也就是说,十岁前的功夫没白花。
文化原来就是慢慢地用文明的方式将你同化啊。
但是,我们把她在这个年龄带到西方受教育,不就是让她接触西方的思想文化吗?
好在,蘑菇还是那么坚定地和所有不相信她终究会回到中国的人打赌:我一定会回去的!即便比起葱油饼她更喜欢披萨(虽然她从不肯承认),即便她莫名其妙地那么喜欢吃taco(墨西哥卷饼),甚至还不厌其烦地喜欢自己做,即便她做意大利通心粉远胜于下面条,可她说这里的东西哪能和中国比呀,即使这些西餐也是上海餐馆里的好吃。
还有,中国多有劲啊,这里太闷了。我们在这里给蘑菇找了古琴和笛箫老师,但是缺少同好之人,没有氛围,她就练得没劲了。她说在平江路的时候,她觉得弹琴吹箫是一件极自然的事,现在在这个环境里就觉得没这个情绪。就像在平江路穿一身别致合体的旗袍会让人赞赏,但在这里最多也就是个民族服装,而多伦多有一百多个族裔!
没想到就是在这里,小蘑菇完成了她的第一次正式昆曲舞台表演。虽然冠之以“加拿大首届戏曲艺术节”的名号,还有加拿大总理等政要的亲笔签名的祝贺信,其实600人的观众席并没有坐满,在人口几百万的多伦多能有多少中国戏曲迷呢?这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族裔文化活动还是自娱自乐为主,旁人有空看个热闹罢了。所幸中国票友素来深得“自娱自乐”之精髓,这才是戏曲生生不息的缘由。
蘑菇很小就随我一起去复旦曲社,有次教我们拍曲的老曲家甘老师说“小蘑菇可以演个小春香啊!”这小家伙奶声奶气地脱口说道:“我不要演小春香,我要演杜丽娘!”没成想这次被邀演春香,她居然一口答应。总算逮着机会让她不至于荒废所学,我们当然暗自欢喜。演杜丽娘的Tina是这次戏曲节的发起人和总策划,所以忙得没功夫管小蘑菇的化妆,只给了她一次学的机会。所以,蘑菇得自己上网找春香的头饰服饰并下单买了托人带过来,自己学练戏曲化妆,向苏州曲社的俞老师讨了春香的身段录像自己练习。所有的过程几乎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当然我得不时提醒她这可是你自己答应的!现在要找机会让孩子体会“责任”实在不易,这才是我最看重她参与这次演出的原因。她高中要选读戏剧为主课,也早听过“戏比天大”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话,但怎么指望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体会呢?她真正上台演过戏,真正自己经历整个过程,这就是第一步了。其实她将来可能未必就去演戏,但学戏是人生的一门功课。“戏比天大”是对使命的敬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匠人精神。能把这两条吃透,做什么都是一样的。
蘑菇下台正在化妆间卸妆,那个演花脸的景琏琏就拉着她,教她走台步,练手势。这个著名京剧演员曾和梅葆玖等众多名家同台演出,舞台功夫实在了得。看着他忍不住教一下这个其实没正儿八经学过戏的女娃子的那股热切劲,在场的人不由为之动容,小蘑菇其实已经非常累了,但显然受到老爷爷的感动,卸了一半妆就跟着练。一个投入的老师是会感染到学生的,时值感恩节,对那些教导过小蘑菇的老师感恩!因为你们,小蘑菇第一次正式登台总算没有坍台。
明年学校的亚洲艺术节,蘑菇已经报名要表演了。昆曲还是弹琴吹笛没定,但她显然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很确定,并且以此身份融入当地文化,如此,她在被同化的过程中也在做着同化别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