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不会读,还想成功】

【书籍】《书都不会读,还想成功》

【标题】让我毫无怨言地疯狂来一次吧

【字数】1610







滤镜后的自信



今年我要挑战毫无怨言地疯狂读书


  自认为自己还算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但是细算算读过的书还真是少得可怜。其实,我也一直有想要好好读书的计划,可总是坚持不了几天,读书的梦想就被繁杂的事务淹没了。每当这时,我便只能安慰自己,工作那么忙,书没读成就算了吧,别再把自己挤兑病了。安慰归安慰,心里委实还是不安的,甚至有些空虚与烦躁。

  利用这两天时间读完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我觉得自己以前的纠结都解开了。每个人都很忙,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没有读书的理由。相反如果我们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养成每天都要读书的习惯,就会发现读书的时间挤出来了,同时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试想一个头脑里装着一座图书馆的人,干起工作来会是怎样的情形?那一定是工作得心应手,事半而功倍。反思自己的工作,我觉得有待改进的就是提高效率,从而为自己赢取读书的时间和提高的空间。

  读完之后感觉它像是一支强心剂,唤起我对读书方法的记忆。下面是这篇文章对书中介绍的读书方法的整理,和大家一起学习:

  通过读书来改变人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制定自己的读书节奏

第三阶段:克服懈怠期

那么这三个阶段具体包括哪些实践内容呢?

【准备阶段】

我们在初期要建立一个什么都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为什么要读书。洪镇洙的目标是改变人生,很大很空的目标。但是当时的他,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人就是这样,当我们还有选择的时候,就会权衡就会犹豫。但是当你没有选择权利的时候,你只能拼尽全力的去实现你的目标。所以在初期我们要找到我们背水一战的这个目标,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好的坚持下去。

有了为什么读书的目标之后,我们要为自己定一个短期的任务,100天读33本书(可以定一个能完成,却又不容易完成的任务)。接下来就是选择我们该读什么了,初期,建议要选择自己喜欢又有趣味的,不要选择那种生涩难懂、华而不实的书,买一本名言集作为自己的日常读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一次性的全部买回来,放在你每天都能看得到的地方。这样会促进你阅读的渴望。

【制定自己的读书节奏】

这一阶段为期100天,要求实践者在100天的时间内阅读33本书。

一天的时间读书安排就是

早上提前一个小时,

晚上再安排一个小时

上下班各30分钟

一天必须有三个小时读书

三天读一本,一天三小时

九小时可以读完一本,

如果完成不了的话,

至少一周要读两本,再加一个新的书。

另外,午餐时间也可以腾出来10-20分钟

总之抛出工作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就对了。要知道养成一种想要的习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但也要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实践者的读书习惯,也正因为如此,该阶段并不对33本书的内容做具体要求,实践者在开始实践时要先购买33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期间不要有任何压力。

【克服懈怠期】

  起初的新鲜感过去后,一定会出现懈怠期,不只是读书,任何事情都一样。当我们出现第一次懈怠期时(一般是在一个月左右),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克服它,那么我们之前所做的努力就会功亏一篑。当我们在进行不断的阅读时,突然某一天发现无法静下心来,不想坚持的时候,就是懈怠期到了,我们要及时的克服它,越早越好,就像治疗感冒一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当然每个人克服懈怠期的方法也不一样。本书中给我们的方法有以下几条:

去见自己的读书导师;

去见书友;

去图书馆;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犒劳自己;

  总之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努力克服。懈怠期会周期性的出现,只要第一次我们克服了,后面的我们就有经验了。当我们坚持100天读完33本书的时候也许就是你收获的时候。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最后,读书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就好像往水缸里灌水一样。起初的一两滴是很不显眼的,水到一半的时候,在倒一两滴还是看不出来什么差异,但千万不要半途而废。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每天往水缸里灌水的习惯,要相信水缸总有一天会满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