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109篇。
《论语颜渊篇第十一》第11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则论语非常有名,甚至形成了中国政治乃至单位、家庭的规矩。
我们看一下前辈大家的注解。
【杨伯峻译文】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道:“对呀!若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卽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钱穆译文】齐景公问为政之道于孔子。孔子对道:“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道,子要尽子道。”景公说:“好呀!若是君不尽君道,臣不尽臣道,父不尽父道,子不尽子道,纵有积谷,我能吃得着吗
朱熹注解——1、齐景公,名杵臼。鲁昭公末年,孔子适齐。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3、后续报道——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弒君篡国之祸。杨氏曰:“君之所以君,臣之所以臣,父之所以父,子之所以子,是必有道矣。景公知善夫子之言,而不知反求其所以然,盖悦而不绎者。齐之所以卒于乱也。”
朱熹此注解有几大特点:1、人物、时间、地点作简单介绍。2、对孔子解释这八字的背景及其现实意义作了介绍。非常符合孔子的说话有的放矢的特点。3、结果: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齐景公(在位时间:前547年―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之道。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然因无有嫡子,身后诸子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南怀瑾讲——这就是中国政治哲学了,从古中国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伦常文化的基础上。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四点。现代的青年看起来,会认为这种书落后到极点,实在应该烧掉。如果我们真了解了,就觉得非常深刻,非常有味道。这八个字上面的君臣父子四字是名词,下面的君臣父子四字是借用来作动。“君君”就是说领导人作到自己真正是一个领导人,领导人有领导人的道德。君是君,领导人就是一个领导人。臣是臣,作干部的有干部的立场,规规矩矩是个好干部,好的宰相,好的辅助人。这个话连起来讲,如果君不君,领导人不是一个领导人,违反了领导人应有的道德,这时臣也不臣了。“父父、子子。”做父亲的是一个父亲,如果父亲作得不合一个父亲的标准,但是却要儿女孝顺,尽儿女的本分,怎么可能呢?所以父母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也就是《易经》上回复的道理。
古代的文字很简略,但包括的意义很多。孔子答复了这一点,齐景公非常聪明,他说,好,我懂了。一个领导人自己不站在领导人的本位,越出范围,那么臣也不臣;一个家庭中,父母不像父母,儿女就不像儿女。如果一个国家,政治、社会的风气到了这个程度的话,国家的财富虽充足,我也用不到了,一定要失败。这一点就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中心思想。
这则论语的重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致都同意“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或者是“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父有父道,子有子道。”
对这则论语,我的考虑是怎样理解“样子”或“道”却会各有各的不同。孔子的理解与齐景公也不会完全一致,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孔子心目中的君,可能是道德高尚,虚怀若谷,兼听则明的人。而齐景公心目中的君,却可能是既能治国安邦,又能独断专行,纵情享乐的人,同样,对于臣道或臣的样子,齐景公可能认为做臣子的就该听话,能干,能帮君王做事,千方百计讨君王的欢心。所以不能简单理解这则论语,每人都会作出自己的解释。正如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孔子,每人都会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来分析和判断。
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