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的成长环境,独生子女,孤独,父母严厉,很少沟通,活给别人看的。每个人都在这个家里生活,但是却感觉不到爱。爸爸比较内向,在我的印象里他特别能干,水电,绘画,建筑图纸,写字,象棋,钓鱼,外界的纷扰,但他内在还是有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一个人生活,话也越来越少,爸爸的一个特点是他总是把电视开着,哪怕睡觉也开着,再或者电视开着同时也开着ipad,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他对家里有很美好的规定那就吃饭一定家里人到齐了一起才动筷子,印象中的爸爸特别喜欢讲道理,他话不多,我后面一直都不解,当我看到爸爸的时候更多的是感觉它很孤独,但妈妈说这是他的性格啊,他本来就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直到有一天,透过一段话我了解了这其中的原因,爸爸是那种脑和心分离的人,他缺乏表达情绪的途径,所以即使很多很多道理在他心中呈现,但是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长此以往他就越来越忽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想想从小到大,我们有没有很正面地去回应过我们的情绪,每次我们情绪来临的时候,内在的评判声音就出来了,我们不应该怎样怎样,怎样发泄情绪是不对的,我这样是不成熟的表现?
情绪的层次图
愤怒,委屈,核心是去爱的能力。而去爱的能力首先的是爱自己。
2.如何爱自己。
人际关系网,和每个人相处,我们都对应着一个身份,这个身份是我们的标签。做自己太普遍了。哪怕我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课,我还是不知道怎么爱自己。那些答案我都能背了,可有用吗?消费就是爱自己,好,买买买!可是买过后还是旧模式打转。然后我把希望寄托学习上,心想,我学了不会太差,也有筹码去创造未来。这个也没错,但我忽视了一点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学习方法不科学,我的初心不是为了学而学,反而是为了逃避现实而学,自然没有坚持到底,举一反三的精力。浪费钱,也浪费了精力。
我困惑了,究竟什么是爱自己?我再怎么爱自己,如果周围环境不好,我还能全然地做自己吗?
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很难理解吧!
很多时候,你很无奈地说,不然呢?我还能怎么办?可是做了之后,还是会循环反复,内心还是会有很多的OS,力量逐渐减弱。
看见,承认,转化,行动
这四个步骤很难,有时候你感觉在你面前像狂风暴雨的一个人的存在,其实内心可能是一个脆弱的小孩。
而很多问题我们忽视它,排斥它,它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其实我们有多久没有释放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了,看见自己,把自己的脆弱和不好的一面认回来,给它一个空间,告诉自己它们是存在的,它们是我最不愿面对最想丢掉的一部分,但是它们的存在又在告诉我什么呢?
当我真的拿到它传递我的讯息,接纳就发生了,离爱自己的道路也更近了。
慢慢地内心不再有对抗,有自己的节奏。即使外面的世界有多大的改变也和我无关。
3.一个女人会影响三代
我的妈妈是特别要强的人,虽然她有三个哥哥,外公外婆也只有这么一个小女儿,但自我懂事开始,妈妈就特别辛苦,不停不歇地工作挣钱。最常听到的口头禅我这个月又挣了多少。
妈妈给我的感觉是她挣钱特别特别辛苦,所以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快点挣钱,让妈妈不再那么辛苦。可想而知,从小我就被动地认识到钱是必须辛苦才能挣到的,而看到妈妈那么辛苦地生活,我也不允许自己过得比妈妈幸福,因为那样就会有负罪感。
上面提到的爸爸性格内向,爱讲道理,而妈妈要强,拼命挣钱,你猜,这个家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没错,肯定缺乏交流。不能说没有爱,只是我们感受不到对方的爱。而我在这样的家庭从小长到大,我也没有学会去感受爱,更常常会压抑自己心中的看法表达出来不仅仅会带来评判,更有可能从价值观层面被误读。可是我内心多么渴望,被父母看到被他们理解。我越渴望就越得不到,甚至我感觉自己也越来越像妈妈,我也把自己的工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也没有办法全身心地陪伴孩子。这究竟是怎么了?
曾几何时也开始作为一个评判者去和妈妈对话。直到后面我才发现在父母的面前,我们的身份就是女儿,我们没有更多的身份。
羡慕其他家庭的父母。好命,好机会,这种差异常常会让我陷入困惑之中,直到我明白了一点,其实哪怕我的父母用我希望的方式来爱我,我的生活就一切都好了吗?不是父母给了我什么,我向外索求什么,内在才丰盛喜悦,而是我自己是否真的活出自己,不依附别人,在父母面前独立地去做一个个体。
生命的真相是父母给了我们爱,我们把这份爱接收了传递给我们的孩子,我们对父母的爱是尊重,而不是让爱的方向倒流,一旦我们那么去做了,就是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去乞讨爱,正面管教里有个说法叫做寻求关注,当我们做自己的时候,会明白我们爱父母,但一定前提是我活出来了,爱自己,把自己作为样本,父母也会做自己活出他们自己。这个做自己范围似乎很大,但是回归到现实,我们和父母一起住我们也能很好的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子女,如果不一起住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住在一起有更多的欢乐和美好,那我们就要为这个美好付出一点代价,比如父母的唠叨和小摩擦。
4.两性关系
我和先生在一起,似乎是他照顾我更多。你看之前我在父母之前一直是没长大的孩子,所以遇到先生也是,内心的潜台词你必须对我好,你对我不好就是不爱我。这个简单的逻辑,真的成为我们无数次吵架的导火索了。印象中的模式,有的时候我在做家务,做着做着,发现先生在玩手机,这时我就一阵火大,后面就一阵吵架。你发现吗?我们常常在玩受害者拯救者加害者的游戏,前提是我不做自己,自然也不允许先生做他自己。有一段话好像这样说,三心三意(一心一意,真心真意,全心全意)地对待日常生活,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啊。
我现在不能说做到,但是看到一种方向,就是看见自己,也看见先生,更多地倾听,不带评价地回应。让情绪释放,让爱流动。也允许先生做他自己,不能把自己对人生的梦想,性格的美好设想投射到他身上,毕竟改造自己比改造他容易多了,是不是。
也一样的,我们在一起肯定能创造更多的美好和价值。但我们分开也能彼此独立生活,不依附对方。这是两个独立成年人的婚姻。
5.亲子
确实是由于女儿的出生,才让我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我说自己前三年做妈妈是在头脑中做一个好妈妈,但心里做不到。因为我自己都有那么一堆问题,我怎么像满溢的水一样把源源不断的爱流给她。直到后来我才看到一种可能,一种未来的方向,我在生活中拼命地去练习如何用心和女儿相处,它一定不是你头脑中认可的那样,平平地去回应孩子,而是用心地你可以陪她笑,陪她玩,夸张但全心投入的一种真实。
我收起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投射到女儿身上的愿望,让她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6.科学的学习方法
身心灵成长为了什么?如果你还在生活中的困惑当中,那么你可能不会去思考为什么?但当你走出来的时候,你就会浑身充满力气,想要有创造未来的冲动。可是从哪里开始呢?
我觉得科学的自我精进的方法和身心灵成长,就好像无缝链接一样,当你能够看清未来方向的时候,你开始学习时间管理,打卡,复盘,列计划,写作,演讲等等,有很多方式让你做自己,长成自己,前提是你不在把它当做一种逃避现实的学习,把目光坚定的投入在未来,就好像你开着一辆超速度跑车,一路前行。
7.不停止地探索和学习
有一段时间,我总是在想明白和还没明白之间徘徊,我就觉得奇怪,原来想不明白的那几天我并没有去看书,去思考,去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开玩笑对自己说,看来"药"不能停呀。我发现成长就是这样你就会进两步退一步缓慢前行,从来都没有一种特效成长,可以一时间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就告诉自己不停止地探索和学习,在生活中练习,通过书写和内心对话,梳理自己内心的感受,慢成长也是一种成长。
我知道在困顿中的人是最需要帮助的,因为我也经历过,就好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2一样,我最容易被樊胜美的成长经历吸引过去,即使她身边有安迪这样的优秀的朋友,但她的人生的出彩和转机也真的只有靠她自己,而不是别人。所以亲爱的我们,给自己一年为期的努力,把自己活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