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星期四。多云,偏北风2-3级,恩施温度16-20度。骑向恩施第十四天,在恩施市区骑车游走,连珠塔-四维老街-白衣庵-清和园风雨桥-土司城,骑程33公里。一个人倚躺在还算干净的大床上,伸展了双腿,放松了神经,丝丝缕缕的霉味直入鼻孔。原本是要补写日记的,但捧起手机就耽于其它了,后来困倦了又不想动手动脑了。合衣睡着了,因辣生痰的嗓子吐个不停。再醒已是早上七点了,开始写日记。按照昨晚饭时我的提意,今天在恩施停留休整一天,上午九点再起床集合,在市区一些景点走走看看,也不枉千里迢迢骑来一回,也标志到达目的地了。将近九点,下楼在昨天晚饭的小店买了两个刚出笼的韭菜肉馅大包子,才三元,边吃边回了房间,味道鲜香。卸下一路负重的驮包,轻车出发,我率队骑在前面。虽然恩施市区的景点不多,南北狭长的市貌不太复杂,想看的地方也大体心中有数,但率队走在陌生的环境中,心中还是直犯嘀咕。冒然顺着施州大道一直向南,计有五六公里终于看见中山路字样的标牌,知道这才是恩施的老街区,是我最想看的地方,也是景点集中的地方。过了清江河大桥,沿着水岸寻找连珠塔,骑上了五峰山。上山的坡路又将内衣汗热得水湿,然骑到山顶塔院门口,却因十元的门票而不想入了,幸门口也能看到塔的大部。老彭、老兵年满六十,被免票放进去了。连珠塔建成于道光11年(1831年),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是恩施的象征。而五峰山是恩施老城的制高点,站在山顶可俯视清江河环绕的老恩施。等推车要下山时,海棠发现车胎没气了。在这风景可人的地方补胎,这胎也扎得其所其时啊!下来五峰山,原路返到中山路上,我一人入老城四维街作浅尝辄止一骑,没发现什么老名堂,倒是在房屋的缝隙中,窥见了高高矗立的连珠塔,可以想见当年没有高大建筑的时候是何等的显眼和让人肃然起敬。又到舞阳大道桥边,老街巷口有“白衣庵古庙”的指示牌,与几人进去寻访。穿过窄狭的老街,小山之上,有老庙新建的“白衣庵”。拾阶上去,看宝座之上有金碧辉煌的列尊,还有孙悟空的形象,供奉的是佛是神,倒弄不清楚了。无意深究,便退下又至清和园风雨桥边了。后又转到风雨桥的另一侧。风雨桥是少数民族一种独特的交通建筑,既可以行人,又可以供路人避雨、乘凉、休憩。这座风雨桥2004年3月建成,连接清江东西两岸,面对凤凰山森林公园。从风雨桥中穿过,又停在施州大道一边,在此不期而遇了五峰山下走散的老彭。最后七人一齐寻至集土家族建筑和文化符号的仿古园林景点---恩施土司城。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亦然。因门票高达五十元,又是现代仿造景点,不入也罢,就仅仅在门口看看拍照离开。近处小店午饭,喝了一点店里泡制的滋补酒。A费十九元。下午两点半,带队顺利回到旅馆,续了三十元房费。这一程市区游走,骑了三十三公里,算是走马观花看了恩施。在房中擦拭了一路风尘的车子,换了后刹车的一个闸皮,调整了前刹,弄得满手油污。床上看看写写,再睡一阵就到了傍晚。与老彭、老兵出去寻吃的,在住处北边小饭馆花八元吃了一碗猪肠面,又麻又辣,满头大汗。又向南走走,深入学院路走了一程。床上倚被写电子日记。先后收到短信,并都回复。海岸:今天上午已顺利回到濮阳。金枪鱼:与双子座按所拟路书骑行长江三峡,而洲一队人则乘船顺流到宜昌再骑。收拾收拾,洗个澡,睡觉了。
长骑恩施(D14)-- 恩施休整骑游
恩施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土司制度维系了几百年。仿建的土司城,在恩施颇具意义
恩施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达1600毫米。上午又细雨蒙蒙了
清江河上,也水气蒸腾
连珠塔在清江河岸的五峰山顶
入口石门框上隶书阴刻对联一副:“秀挺五峰奎壁灿,灵钟三邑冕裳新”;横额:“山辉川媚”
连珠塔共分7层,通高34.8米,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12年(公元1832年),是恩施的象征
门前有石鼓一对,雕刻双狮滚绣球
五峰山因由五座山峰相并峙而得名,其浑圆的山顶状如连珠,相连不断,又名连珠山。主峰之巅建有七级之连珠塔,因依托山高之势及其南清江大峡口之峻险,自古就气势宏伟
轻车骑上了五峰山
纵览恩施风光
恩施老城---四维街
老房子还有,但不多了,破败了
其实,老街有老房子才协调有韵味,才是地方真正的特色
闹市中看见了“白衣庵古庙”的指示牌
白衣庵,88号
小巷老屋之后的小山上,有白衣庵古庙
高据其上,风格特殊
山门对联:千朵莲花萦宝座,万方信士仰慈航
宝殿的供奉
跪拜、打坐的棕编佛垫
下山走了
老街的街景
清和园风雨桥
风雨桥横跨清江河
桥要行人,你来我去
清江河水好浣洗
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
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
土家族的大门,也需要汉族的门神来守卫
这一幅浮雕壁画,表现的是中华民族大团结
这一幅中的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
另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
门口的石雕,是八仙过海里的四仙
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
僧尼也来造访
跨越市区施州大道、清江河上的施州大桥
午餐的饭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第四站:恩施 自宜昌往西240公里,乘高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