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原本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初创公司由于人员较少,常常全体进行头脑风暴,给每个人表达观点的机会,但执行过程中往往偏离本质,沦为决策者用来建立“权威”的工具。
虚假凝聚力
很多公司开会时都会出现下面这番情景:
决策者先前在大脑中构思了一个计划,而执行层反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会导致计划搁置,此时决策者大怒,认为员工只是在找理由偷懒,坚持自己的想法无比正确,留给员工的选择就两个,要么干,要么滚。
很多创业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做法之一就是留下意见一致的人,过滤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这样做的优势是能使团队方向更统一,但缺陷也十分显著,即使最终决策是错误的,也会坚决执行,而且不会对可能造成的损失制订Plan B。
因此,开会之前要明确目的,要理解得出的结论只是阶段性的、暂时的,同时必须保留不同意见。
数据也存在主观性
先举个例子:
前些年我国周边某国发生了大规模骚乱事件,一位滞留在当地的韩国平民误闯武装份子领地,结果发生了不幸。韩国某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显示 91%的民众对同胞的意外身亡表示不值得同情,认为是他不遵守告诫,等同于自杀。
另一家媒体对此结果表示怀疑,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77%的被调查者谴责武装份子的行径,并且对死难的同胞表示同情。
为何针对同一事件的两次调查,结果相差这么大呢?
先不讨论哪家媒体的数据更接近真实,但人们在取证或搜集数据时,下意识的倾向于能证明自己观点的结果,这一点是肯定的。
再说个身边的事例,一位创业的朋友,他的合伙人要跟合作伙伴开展一项新业务,我那位朋友认为这事不靠谱,死活不同意,为了证明这项业务不能做,他找了一大堆数据来反驳合伙人,对方当然也毫不示弱,弄来一堆相反的数据来佐证自己的想法。
如果我们想要让数据帮助我们做决定,必须多加注意数据的来源,是否经过清洗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等。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客观看待,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而去找只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对公司有弊无利。并且不能 100%依赖数据,要时刻保持质疑,不断验证模式策略的准确性。
信念固着
信念固着现象是指人们一旦对某项事物建立了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它建立了一个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人们的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证据与信息出现时他们也往往视而不见。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过度自尊和自信的创业者身上,创始人认为自己对创业项目的方向有唯一的决定权。他们认为开会、进行头脑风暴等只是表达民主的手段,如果每次讨论都有反对的声音出现,他们会很害怕自己失去威信,进而压制那些不同的声音。这种类型的领导眼里,员工只是执行自己想法的工具,他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这在创业公司是万万要不得的。
“我发工资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你只要执行就行了,不要制造麻烦。”这句话是不是感觉有什么不对?下面我从别处摘一段“恐怖故事”。
1986年,非洲草原上,英国业余向导迈克尔和约瑟夫带着的旅行团游览。期间被一条矮浅的小河拦住了去路。“请大家挽起裤腿,我们马上过河” 迈克尔建议大家涉水趟过。“也许我们应该坐船渡河” 约瑟夫持有异议,理由是雨季的河流水位可能突然上涨。“这是多此一举的。” 迈克尔嘲笑约瑟夫胆小,“那么请你马上造一艘游轮出来,我亲爱的约瑟夫先生” 随之而来的是旅行团成员附和的哄笑。“可以,但我需要大家的帮助” 约瑟夫接下迈克尔的话引来了更壮观的哄笑声。迫于自己的建议,很难短时间单独完成,并且需要承担巨大的群体压力,约瑟夫跟从了群体的意见。不巧的是,大家涉水正赶上河水上涨,矮浅的小河突然变成了波涛的汪洋,瞬间夺取了 16 名旅行者的宝贵生命,这其中也包括迈克尔。
初创公司中核心团队成员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他们帮助创始人从不同角度找到核心问题,开会讨论的是解决核心问题的措施。
头脑风暴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公平
允许不同的声音,不要排斥异己,绝对的公平不存在,但过于偏颇肯定不妥。
谦虚
尤其是公司领导者,要时刻保持谦虚,人不是神,都会犯错,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想办法,单打独斗成不了事儿。
设立“魔鬼代言人”
每次讨论都指定一个人负责“找茬”,专门提反对意见,对于有建设性的想法,给予奖励。
请局外人加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虚心邀请与项目无利益关系的专家发表意见。
作者:Lawliet 微信公众号51创业
-------------------------------------------
51创业——创业者服务平台,创业活动预告,投融资对接,创业法律服务优惠,详情请关注微信公号,名称“51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