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她是一个两孩子的母亲,她是一个两次死去丈夫的寡妇,却得到了一个魅力四射男人的倾情相恋。
思嘉.奥哈拉的长相无论从东方还是西方的审美来看,都不算太完美。气质上,她脸上有他父亲的粗狂。还有她母亲的娇柔,这两种特征不太调和。脸型,也不是标准的鸭蛋脸,而是,有着刚毅脾性象征的方脸,乍一看去,有模有棱,少了许多女性的柔媚。
她脸上既有他母亲的娇柔,又有她父亲的粗狂,这两种特征不太调和,但这张脸连同那尖尖的下巴和四四方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她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迷人,配上乌黑的睫毛和稍稍上翘的眼角,显得别具风韵。两撇墨黑的浓眉给她白皙的皮肤画了一条十分惹眼的斜线。这样白皙的皮肤对南方妇女是极其珍贵的。她们常常用帽子、面纱和手套把皮肤仔细保护起来,不让受到佐治亚炎热太阳的曝晒。
这样的长相无论搁在哪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气质尚可的女人,因此,在阅女无数的巴特勒先生那里,面相上的魅力指数可以忽略不计。
能够引起他兴趣的或许是这个女人骨子里的低级和身份的不搭,引起的突兀。
看看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她闲谈着,笑着,迅速向屋子里,庭院里搜索着,忽然发现一个陌生人独自站在大厅里,用一种淡漠而不怎么礼貌的神情注视着她,她一面由于自己吸引了一个男人而十分得意,一面又想到自己领口太低露出了胸脯而有点难为情……”
对于一个见过世面,混迹于花红柳绿的男人来说,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见过太多骄矜高贵,冷艳冰霜背后的龌龊不齿。上等社会光鲜亮丽背后的一套蝇营狗苟。表面上立着贞节牌坊,背后却是婊子勾当,已经见怪不怪,司空见惯了。
而在对上层人的固定思维逻辑认知里,却突兀的冒出一个不符合常规预期的存在,这着实让巴特勒先生来了兴致,更何况他是一个有着同样劣等性格的人,臭味相投。一个人活得过分自我,便成了自私。他已是公认的劣等人,被社会淘汰,被道德摒弃,被舆论诟病。而这些,对他已无所谓,破罐子破摔,我就是一个下等人,你们拿我奈何?标签贴都贴上了,不好意思,我活得很好,这些东西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思嘉不一样,她是有着正经身份的上等人,说起来还是大家闺秀,现在竟表现出与之身份不相符的举止,她的一举一动,她的计划,她的目的,一个智商平平,教养极好的男人未必能知道,但是对于智商奇高,对人性了如指掌的巴特勒船长不可能不知道。
他对思嘉的兴趣或许刚好来自于这高贵身份下的龌龊灵魂,她竟不懂如何抽象地藏起它们,她的企图和目的,以至于暴露无遗,弄巧成拙。而这些,也只有巴特勒先生能知晓,因为他们骨子里是一类人,是一种灵魂的吸引与靠近,而这恰恰就是他的惊喜与绝望的地方,他太了解思嘉,正如了解他自己。
他知道她会为了虚荣,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甚至利用男人对她的情感来拿捏他们,掌控他们,所以,他一直把心中的爱意压抑,换成一种轻松戏谑与冷嘲热讽。
试图用自己的实力与自信来征服思嘉,想变被动为主动,让思嘉某一天,死心塌地地爱上他。可他未料到这个女人如此难以征服,而且根本没有把他太当回事。这种越是得不到的东西,或者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会越激发男人的战斗情绪和征服欲,特别是一个自认为很成功很有魅力的男人。
于是,他锁定的目标,在未到达之前,他绝不会善罢甘休的。他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勇气,当然,也会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耐心。
他有事没事就找思嘉聊天,不找你没有理由,找一一个人可以有许多借口。你高兴的时候,他是祝贺者,你伤心时他是安慰者,就连你困难时,他亦是救美者,怎么样,刷足了存在感,不信你思嘉是石头心,只要是人类的心脏,总有一天你会为我巴特勒跳动的。
这场猎人与猎物之间的角逐,越是不容易得到手,越是付出的时间精力多,越是经过漫长等待,越是让一个不服输的男人保持兴致盎然,斗志昂扬。
他当然不愿意服输,一个好的猎人怎么可能去跪拜他认为有把握的猎物,要么跳进套笼,要么继续调谑。且轻松愉悦,让人有一种胜利在握,毫不在乎的错觉,无论怎样,在精神状态上是优越的,甚至对另一方是蔑视和亵渎的 ,即便心中有着狂热的爱恋。
思嘉服丧期间,穿着黑色孝服,有着清规戒律。巴特勒却知晓她内心的憋屈与欲念,在众目睽睽之下,邀其共舞狂欢,打破道德绑架。这样的女人何尝有真正的情感,一个她本不爱只是赌气时要嫁的男人怎么可能让她伤悲不已,他的死对她来说,也不过是一声象征性的叹息,甚至说流泪就有点违心。在所有人中,只有巴特勒船长知道这个女人的内心真实世界,所以他邀舞,并笃定她不会拒绝。
她一跃而起,心脏猛烈地撞击着,她生怕站不稳。她那么激动,是因为自己又成了大家瞩目的中心,又成了全场最为人渴望的姑娘,而且,最妙的是,又可以跳舞了。
他又在她在第二任丈夫守丧期间,与其幽会、调情。一般的女人,他是不会,也不敢这样的 ,可是他太了解思嘉,一个身份上等却骨子里有着与自己相同灵魂的下等货色,自私自利,不择手段。这个女人和他是同一类人,可她不喜欢自己的同类,却爱上一个与她不同世界,儒雅帅气的艾希礼,一个不能与时俱进,只会活在梦里的男人,他能给她带来什么?除了绝望和毁灭。
巴特勒先生一直不服气,想着一定要征服这个女人,让她知道,只有他才可以给她未来,只有他们才是同类人。可他好像一直都无法让思嘉发自内心地爱上自己,哪怕他一直试探,一直暗示,一直在她身边出现,晃来晃去。
思嘉一心一意用在艾希礼身上,哪怕他已娶了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小鸟依人的媚兰。她的心一直为他留有一席之地,自从她成年之后的第一次见到他,她的青春已定格在那个骑着白马,穿着长筒靴,风度翩翩的阳光少年那里,她自认为这一生,不会再爱上别人,会成为他梦中的新娘。
可她的天真无邪被现实打败了,那个白马王子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勇敢,不顾一切的娶了她,打破家族恶俗。艾希礼被家人安排着娶了他的表妹媚兰。而思嘉心中从此有了执念,有多少爱的成分呢,大部分是一种没有得到的虚荣和对自己魅力的迷信作祟罢了。思嘉不是一个十足的完美恋人,她更像一个赌徒,把青春和魅力当赌注,并因此觉得会无往而不胜。
就因为如此,才会吸引来有着同样性格的巴特勒。即便她生过两次孩子,死了两任丈夫,而她的专情与薄情对于一个江湖老手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怎样让这个躁动不安,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的女人动点真情,像爱艾希礼那样爱上自己,还真是一个有趣而烧脑的考验。巴特勒先生为此动了不少脑筋急转弯,可未见有多少成效,最后只得拿出所有男人无能为力的杀手锏,满足你所有物质上的需求。
这样的诱惑没有几个女人能经得住,住豪华别墅,花不完的票子,如愿以偿,思嘉嫁给了物质。可依旧如故念着她的白马王子艾希礼,甚至为了那个男人,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炮火连天之际,不顾生命危险,心甘情愿照顾他的妻子媚兰。
战争结束后,又想尽千方百计接济帮助已穷困潦倒,灰心丧气的艾希礼。爱是奇怪又自私的,这些,让一向理智清醒的巴特勒先生也变得煎熬疯狂,无法接受。认为自己付出那么多,从来没得到这个女人的真心喜欢,逐渐对思嘉灰心失望,丧失了信心,在他和思嘉的唯一女儿骑马摔死后,绝望之下,选择离家出走。
思嘉最终在媚兰的死前话别中,体会到了巴特勒先生对她的一往深情,一阵痛悔,在眼泪与破灭中,意识到自己之前种种痴恋,不过是一个自己给自己编织的美梦,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根本不是艾希礼,而是一个美丽的青春期幻影。她终于承认,在兜兜转转中,唯一能够给她带来幸福生活的人,至始至终只有巴特勒先生。她已经爱上他,并离不开他。
巴特勒先生离开了思嘉,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说是暂别,相信他们还会有后续,有缘的人,兜兜转转,即便天涯还是会遇见。
最后不得不说,像思嘉,这样一个两个孩子的母亲,又两次死去丈夫的女人,却依然能得到像瑞德.巴特勒船长这么优秀又有魅力的男人的倾情相恋,真是让女性朋友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