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因为女儿要小升初了,紧张焦虑,给女儿报了几个辅导班,哪怕是春节寒假期间。
女儿也还算争气,晚上做功课到12点,早上7点多就起来了。
可是有时看到女儿不紧不慢的节奏,妈妈心里就着急;
看到女儿只把老师布置的完成了,没有攻克更难的题目心里就焦虑;
看到女儿一见到难题就说不会,心里就上火;
一着急上火,就忍不住多叨叨,多指责抱怨,原本还算和谐的母女关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变得紧张了许多:女儿跟妈妈说话总是耷拉着脸,妈妈看到女儿也总是满眼不如意。
我们想让孩子成绩变化,却在这种关切之下,过多的关注了学习而忽略了孩子。
我们看到孩子就想说学习,我们关心孩子还是拐到学习,我们跟孩子说了半天的话最后落脚还是学习……
久而久之,孩子都会怀疑,我妈(爸)到底是亲学习还是亲我?到底是关心学习还是关心我?
慢慢的孩子不怎么跟父母说话了,父母也练就了一套说什么都能扯到学习上的武艺和本领。
关注人还是关注事?先关注孩子还是先关注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一着急都忘记了关注孩子这个人本身,眼里只看得见“事”了,可越是这样,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越是渐行渐远……
人人都渴望被关注,人人都渴望被关心,尤其是当有了“事”之后,再去关注事,都会让对方伤心。
当然并不是不解决事,反而想让“事”有一个好的解决,更要先关注这个人本身,孩子如此,你我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