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家,你的城
在漫无目的漂流过后,你要选择一个地方靠岸,是背井离乡还是回归故里。
一直以来,我都是在父母的深切期盼中回绝道,“我想去北京待几年,然后回南方,去广州深圳扎根,就是不太想回故乡,那里太贫困了。”
我明白父母想让我回家考公务员,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做学生“不食人间烟火”惯了,对这一选择,我一直保持拒绝态度。我听不进父母的劝导,对着大城市就像看着了金矿似的,有些入魔。
近来,我与好友又谈论到这一问题。他说,“你在外地至少6K才抵得上家乡3K吧,你出去以后,面临的是独守空房,是举目无亲,那你为的是什么?”
是呀,街上的繁华不是你的,路过商店,却只能眼巴巴的盯着窗柜里的精美首饰,你触摸着玻璃,想象着你戴起来的模样。有路人经过,你惊慌的收回了手,低着头,远远的离开。
家庭的温暖不是你的,这里不是你的家,你是个外地人,尤其你还是一个人。坐着一小时地铁下了班,有些疲惫,就随意煮一碗泡面凑合着吃了,紧接着蜷缩在角落玩手机。和亲人,和朋友,其实和你联系最多的是和4G。
突然想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在宿舍上网,突然一个电话从家乡打来,我不知道是谁,就接了。我问了问是谁,他说找XXX,我说我不是,你打错了。他说真的打错了么,那兄弟不好意思。我犹豫了一会说,不如我们聊聊吧,好久都没有说家乡话了。紧接着就是一顿闲聊,在哪呢,喝着呢,大中午的还喝酒呢……
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和打错电话的人都能聊半天!其实这不算什么,是日子久了,就想着家乡,想着亲切的事物。
在外面,能见到明星,有更多机会!
在外面,能实现独立,有更多选择!
在外面,能享受美好,有更多奢华!
范恬恬曾泪流满面的说,“我为什么从上海来到北京?因为北京能实现我的理想,成就我的演艺事业!”
可那只是人家,有能力的她,是你么?
之前说过高晓松对大城市的见解:没有什么未知,最能预见的一点是你会离自己越远。
去大城市就是为了金钱和事业,投资人可不会和你谈论诗和远方。
下面该说说小县城的故事了。
现在的城市变化很快,一年一个样。原本荒芜的土地转眼间盖上了高楼,是的,只有高楼。一眼望去再也不是青山连绵,而是一幢幢的房屋出售,没有商业大厦,都是楼房。
或许是消费水平还跟不上,平时吃个饭也不会到较为高档的地方,KTV和电影院成了最奢华的娱乐场所。
你说公园?有是有,谁去呀,都是些老人家去闲逛去的。城里周围都是山,抬望眼的青山绿水,公园不也就是一个山,一个亭罢了,这些早就看腻,玩腻了。
近来小城里空气也开始不好了,乱烧塑料各种开土施工弄得环境乌烟瘴气的。
路灯弄得是华丽,商铺一个接一个开起来,可最接地气的还是农贸市场,粉店,网吧这些硬需。
在北京这些大城市你还能听听演唱会,去参加一些活动沙龙,可在小城里就剩饭后去广场看大妈跳广场舞了。
可小城也有讨喜的地方,最可喜的就数能在晚上看到月动星光。在外地很少能看的见月亮,看到的也是烟雾染红的月色,而在小城里能看见的月骤然皎白。
还记得小时候躺在床边,月色透过纱窗倾斜到屋里,我将手比对着墙,做手影游戏般,一会变出个小鸟,扑腾扑腾的飞来飞去,一抬手,它就飞到了月亮之上。
其实,小城慢慢也会变成繁华的大城市,设施场所都会有,那只是消费水平和时间的问题。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参与和见证,一个是享受和等待。
就像是你拍着电影,我却只等着看;就像是你做了产品,我等着享受;就像是你在源头嬉戏,我在流水中捕鱼。
就像是家乡的电影院没有糯米来竞争,票价比这边的还贵。这边的竞争激烈,抢夺市场,在一些地方反而能享受到比小城还好的待遇。
终归就是,你是想参与历史,还是阅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