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前的一幕

      六岁的女儿正在读学前班,早上8点按时到校的要求和小学一样。前天早晨,时钟已经指到7点45分,而从家里到学校大概还需要10分钟,这时女儿才不慌不忙地在餐桌前坐下。吃饭的时间只剩下5分钟,妈妈和我担心她迟到,开始有了紧迫感。一般情况下,时间紧张,我会在路上加快速度,基本上能保证8点前把她送到学校,女儿好像心里有底,不慌不忙地吃着。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直接用筷子夹了块煎豆腐,向正在喝粥的女儿嘴边送去。

        “快点吃”

        “不”

        女儿的反应迅速直接,扭头,嘟嘴,硬生生的拒绝了妈妈。无趣的妈妈收回了筷子,一丝黑线开始在脸上浮现。通常,妈妈那敏感的神经极易被触动,从而引发一场关于树立时间观念的现场教育。不过,那会更耽误时间。幸好,妈妈没有立即爆发。我也寻思着怎么打圆场化解“危机”,避免妈妈的情绪化反应。静默中,大概过了10多秒,一个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女儿对妈妈说:妈妈,你生气了,对不起!

        妈妈听完没有出声,但脸上的黑线瞬间飘走了。警报解除。餐桌上的气氛又恢复了正常。然后就是快速的吃饭,收拾,出发赶往学校。8点整,女儿走进了校门。

        这几年,面对着养育孩子的现实需要,我断断续续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发展心理学方面的,虽然很不系统,但一些基础理论加上自己的感悟,用于指导实践,感觉收效还是很大的。首先是我,不会再过多的约束和强制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更多的给予“爱”和“自由”,共情、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同时,我也及时反馈我的感受,帮助孩子树立界限感。其次是妈妈,从儿子出生就非常注意回应和满足他的各种需要,建立他的安全感,在和女儿的相处中也耐心了许多,平时也注意主动地配合我。女儿和儿子的变化表现在他们能够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了,虽然他们说“不”的次数没有减少,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真实情绪在自由的流动。

      餐桌前的一幕,只有短短的十几秒,却让我看到了:女儿初步有了对别人情绪的觉察,妈妈对孩子的情绪化反应有了更多宽容。

      这些表明,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并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仅从心理学方面讲,父母的学习和践行,能为孩子营造更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并促进家庭和谐。

      这也增强了我持续学习的信心和意愿。

�{=P\�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
    1819阅读 2,985评论 0 3
  • 前段时间,在小区宣传栏里,我突然看见一讣告,得知受人敬仰和爱戴的阿姨去世了。当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那个...
    耿平海阅读 8,658评论 67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