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种愤慨与压抑的情绪下读完了《家》的续篇《春》《秋》,心里总是百感交集。
当你的心真正深入作品中时,那种积聚下来的情感风暴便会在文字的点滴中爆发,给自己的心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这里的人们有星火般的希望,也有浓云下的昏暗。当星火给予你慰藉时,你便会觉得畅然;当浓云吞噬你的灵魂时,你便会处在一种难以呼吸的死亡边缘。
《春》主要叙述了高觉民在觉新和琴等人的帮助下,为了追寻自己的幸福而与封建礼教作斗争,最终逃离了那个令人窒息的牢笼的故事。
在这里,高觉民的思想日渐成熟,已深刻地感悟到了那种“吃人礼教”给人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所以他被家人公认为“过激派”,也形成了自己永不屈服、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的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在家人无聊的嘲弄之下,他敢于直面那种残酷的现实,不屈不饶,永远对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充满自信。
他竭力为着处在封建大家庭迫害中的亲友而奋斗、斗争。在他的言行里,没有那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的束缚与压迫,没有所谓的长辈与兄长,只有正义的公理,只有为一切幸福而坚持的理念。他不惧怕所谓的家长,不惧怕闲人的蜚语,不惧怕他们所顾忌的一切,只为心中星火的燎原的梦想而战斗。正义、公正、真正的伦理,赋予了他铁一般的双臂,去拥抱那高远而开阔的蔚蓝的天空;友谊、情爱,赋予了他火一般的心灵,去烧灭一切杂生在污浊而暗淡的大地上的野草。
在对待觉新的言行时,他总是处在一种愤怒与压抑中,总在竭力显示自己对新思想的推崇。愤怒中充满了最深的怜爱,自由中充满了最广的友爱,叛逆中充满了最大的关爱——对!是爱,让他真正成为了一个勇士,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自我。
高觉新是值得怜惜的,是值得痛恨的。在种种唯唯诺诺的言行中,他总在有形与无形中奉行着自己的“作揖主义”,总在敷衍自己,却往往既带给关爱他的人愤恨、不满与怜惜,又带给自己巨大的心灵折磨。
他的妻子是他害死的吗?既是他的思想给弄死的,也是这样一个虚伪的大家庭的所谓礼教害死的。亲人、爱人在他的眼前一点点走向那自认为深不可测的无底深渊,自己却只能眼睁睁地在旁观看,成为了一个令世人痛恨的看客。
最终,他获得了重生,找回了自己作为一个人一点点可以骄傲的东西——他反抗了,与他最膜拜的大家庭决裂了,终于让那只有在眼泪与悔恨以及绝望中才可以坦白的话语成为了现实。的确,越是被压迫得厉害的人,在反抗之时越是令人大快人心。当高觉新开始反抗之时,真好像一缕阳光给你那寒冷已久的心灵以无限的温暖与慰藉。
不幸与幸运,痛苦与快乐,束缚与自由,看似容易,又看似艰难,只有一道坎,却又仿佛高不可攀,不可逾越。
激情的东西总是当痛苦到极致时,才会让人觉得欣慰。
所以,当一直默默落泪、默默忍受的高觉新都被迫反抗起来时,胜利便会让人感到莫大的狂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