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作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张爱玲,再就是与张齐名的苏青。张爱玲自是不必多说了,作为民国时期最知名的女作家,张现在已经有了庞大的粉丝群,当年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关于张爱玲笔下的“小资情调”,所以对张的作品有着一种不一样的亲切。而对苏青的了解确是在最近无意间读了苏青的《结婚十年》,瞬间被这个爽朗、积极、阳光的民国女子征服了。闲话家长里短,像是生活在身边的一个大姐,把家里的事情娓娓道来。苏青是有才华的,那些曾风靡上海滩文字便是印证;苏青是勇敢的,在那个还不太开放的中国,她能毅然决然的走出家庭,和丈夫离婚独自抚养三个孩子,这种胆识是很多现代女性所不及的;苏青是积极的,她这种积极伴随着先天的乐观,无论在哪种社会环境下,都风风火火的去干事,但结果却是己力所不及,时也势也,最终落得个凄凉的晚年。
如果说张爱玲是一个旧社会的冷眼看客,她不想去同流合污,易不想走出来去改变或影响他人,那么苏青就是一段烈火,不管是在哪个时期,总想着燃烧自己,哪怕不一定为别人带来光明。张爱玲曾经评价苏青是“红泥小火炉,全社会都想到她那里取暖”。而对张爱玲自身,她并不想给任何人温暖,包括自己的亲人,在她冷静犀利的笔峰下,众生都被扒掉了华丽的外衣,然后高喊:看吧,这就是,人性!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把白流苏和范柳原,一个自私的女人遇到一个自私的男人时的精明和算计刻画的淋漓尽致,最终用一座城的毁灭来成全了两个自私的人。显然在张的眼里,她不信任付出,更不相信没有任何回报的付出。而苏青,尽管也有着上海女人的精明和算计,但是她对待他人要积极的多。在和张爱玲一同接受杂志采访时,她谈到:如果说要对女人真的解放,我看可以男女自由同居,生出来的孩子全部归女方,国家帮助抚养。这般惊世骇俗的言论,放在今天都很前卫,但是旧时代的苏青,不光说了,也做了。她在结婚十年后同充满”少爷气儿“的丈夫离婚,然后独自办杂志,写文章,游走在旧上海的名流间,成为上海滩炙手可热的女作家。不同的是,没有人帮她养孩子。她不光自己养孩子,还要接济家里的弟妹和不争气的前夫。苏青说:没有人帮我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我带头向前冲。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大女人形象。但是阳光、积极、乐观的苏青,并没有开辟出她人生道路上的光明,解放后的苏青似乎几乎失去了她赖以生存的土壤,在时光中被人淡忘,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凋敝。
张爱玲和苏青可以说是女人性格的两个极端,一个冷静的看着世间繁华,沉稳内敛、不善言辞、待人冷漠,即便是对血缘至亲文字中都流露出“苛刻”。一个热情张扬、呼朋唤友、游走在人群中央,犹如你身边的贴心大姐。虽然个性不同,但是两人如果放在当今的年代,都算是典型的职业女性,而且是有着时下流行的小资情调的职业女性。关于家庭、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她们在那个年代的探讨即便在如今也非常有现实意义。如何谋生?如何谋爱?她们终其一生都在身体力行的探索,而时至今日,职业女性依然在探索。如果说男人追求事业是理所当然,那么女人呢?当时光流失,曾经的才女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留给我们关于女性生存的反思何尝不是一记重锤在敲打心灵。作为一个女子,作为一个在社会环境比较包容的当下游走于职场的现代女性,作为一个既想谋生又想谋爱还想讲点生活品质和小资情调的现代女性,当时光流逝、繁华落尽,我们最终得到了是什么?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两个人的命运让人唏嘘,她们还曾相互欣赏,在旧上海苏青是张爱玲难得公开承认的朋友。最后,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殊途同归,张早早去了美国,再婚后生活困顿,后孑然一身终老,苏青晚年也甚是凄凉,后骨灰随着女儿漂洋过海远离家乡。她们的才华在年轻时尽情绽放,后又像烟花一般绚烂划过星空后归于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