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爱阅读,从心开始》。
《爱阅读,从心开始》
晚饭刚结束,突如其来的停电,让整个校园喧腾起来。班主任们赶紧把孩子们组织回教室,期待着光明的到来!
我庆幸着下午把电脑的电充足了,可以在教室里放些轻音乐,陪伴孩子们度过这停电的时光。
17:40回到教室,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教室里,孩子们就着微弱的光线和柔和的音乐,在教室里安静地阅读着!教室里只有《高山流水》在响彻,偶尔伴随着翻书的声响!
渐渐的,教室里越来越暗了,光明仍旧没有到来。怎么办?现在的教室条件已经不允许阅读,继续在这种昏暗的环境里阅读会损伤视力。
我和着舒缓的音乐提示孩子们:“同学们,现在的光线太暗了,大家把书放下来吧,我们趴在桌子上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靠近窗户一排的孩子可能觉得这样的光线虽然昏暗,但是还可以继续阅读,并不把书本放下,继续安静地在书本的世界里徜徉;中间第二排的同学看见靠近窗户的同学没有把书放下,也犹豫着,有一小部分感觉到阅读困难的同学渐渐的放下了书本,趴在桌子上静静地聆听着音乐;坐在第三排的孩子们离窗户最远,光线最弱,他们应该是放下书本最多的一排呀,可是直到现在,我坐在讲台上看他们都觉着模糊了,一数一排10个孩子,既然还有9个孩子孩子还在看书。
居我第一次提醒光线不够,不建议阅读到现在提笔此文,我已经提醒了三次,可是孩子们还是在那么昏暗的环境里阅读着。
作为老师,我很想走下去,把孩子们的书收了,不允许他们再继续阅读;可是,我又多么不忍心去打破这昏暗中的最美的画面啊!我该怎么办?
在昏暗的环境里,我对着电脑屏幕打字都显得困难了。屏幕的光和周围的昏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我的眼睛很不舒服!我决定,还是走下讲台去,让孩子们把书收起来,真的不能再读了!
……
刚才,我走到每一个孩子身边,轻轻地帮他们把书一本本地合上!把所有孩子的书合上以后,我回到讲台上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光线实在太暗了,不能再读了。六2班的同学们都是最棒的,在那么昏暗的条件下坚持阅读,老师很感动。但是我们要爱护眼睛,大家一起趴在桌子上吧,那怕睡着了也没关系!”
孩子说:“老师,我现在都看不清楚你了!”是的,这个孩子坐在讲台下第二排,两米之内她都看不清楚我了,现在的教室环境真的很适合休息哪怕是睡觉,而不是阅读!
幸好,我盲打的技巧过硬,在没有外界光源的条件下仍然能够敲字记录下这温馨而又感人一幕。
爱阅读,从心开始!
阅读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提高阅读水平可能存在着技巧的问题,可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我想技巧占的成分并不多。让孩子爱上阅读,循循善诱、由心而发才是最重要的吧!
现在的教室已经是个小黑屋了,孩子们在音乐的安抚下一个个趴在桌子上,也许他们正在回忆刚才阅读时发生的故事,也许正在脑海里续写刚才没看完的内容……我敲打电脑也显得越来越困难了,强光的照射让我的眼睛越来越不舒服,很不自然地摇晃着想避免光束的刺激。可是,我也不愿意停止写作呀,我还是想写下去。
因为热爱,所以不肯轻易放弃——孩子们爱阅读,不想轻易放下手里的书本;我爱写作,不想轻易停止敲打键盘的手。
也许,热爱的力量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光明在我们的热爱中终于来了!
不需要我叮嘱,孩子们见着光明的一刻,脸上的花也绽放了,他们轻轻地说了声:“耶,终于来电了!”然后又继续着阅读,刚才没有看完的故事终于可以见面了!我也不用被强光照得眼睛干涩难受了!电,真是个好东西!
不管是昏暗还是灯火通明,六2班的孩子们被一种神奇的力量笼罩着——这种力量便来自由心而发的阅读。
2015年秋季,我的教育生涯迎来了这一批孩子。好调皮,好捣蛋,好闹心!我被弄得手足无措、七窍生烟、暴跳如雷……不堪回首的一段日子。
幸好,我有个朋友,有它的陪伴,我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让自己让班级都有了转变。
除了教学时间,其他的时间我都在阅读!阅读让我心平气和、让我忘记烦恼、让我心明眼亮起来!本来,我只是想借着阅读让自己度过这躁动不安的日子,可是后面意想不到的事就接连发生了!
某个周一早晨,班上一个孩子拿着一本《橡树上的逃亡》给我,说:“老师,你那么喜欢看书,这本书借你看吧!”
“你自己看这本书了吗?”
“没有,这是我妈给我买的,我还没看呢!”
我接过孩子的书,确实是一本还没怎么翻过的新书呢!那股属于新书的气味还在,很诱人,我喜欢!
于是,我便看起了孩子递给我的第一本书,并且一看不可收拾……每看完一本我就给孩子讲书里的故事。渐渐的,《昆虫记》《橡树上的逃亡第二部》《茶花女》《童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史铁生精品集》《忏悔录》《包法利夫人》等等,好多书啊就从孩子们的家里到了我的讲台上,好多故事啊就从我的阅读变成了我的故事会。我看完一本讲一本,讲完一本孩子就争相看一本……
慢慢的,我根本就看不过来了,越来越多的孩子给我带书,我问:“这本书,你看过了吗?”孩子说:“我看啦,很好看,给李老师也看看!”
就是在这种不间断的阅读里,师生共读的美好时光里。我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走得越来越近。我们时刻都可以拿起一本书就讨论书里的情节,孩子们总是喜欢问:“为什么呀?后来怎么样了啊?”我总是会告诉他们我所知道的一切,打开他们眼前一扇又一扇的阅读之门。
也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阅读环境里,我们的班级越来越优秀了!孩子们都被阅读的魔力收服了,比起以前的各种疯闹,他们更喜欢安安静静地翻开书本,去探讨一个个未知的世界。更令我惊喜的是,孩子们的语文成绩不断地攀升,平均分一次次打破原有的记录。要问我有什么法宝,我可没有,法宝都在孩子自发的阅读里呢!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除了语文课,我不占用孩子任何时间来学习语文。所有非语文课又是我坐班的时间,我就坐在讲台上安静地阅读,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只要见着我的时间便晓得该阅读了!
当然,这也需要引导。刚开始的时候,我会在黑板上写上:“课外阅读”四个大字,大概写了有两个个学期的时间,到2016年秋季孩子上六年级时,基本上就不用写了!全班同学都知道——下雨不用晨跑,回教室阅读;大课间下雨不用做操,回教室阅读;兴趣课下雨不上,回教室阅读;下雨吃完晚饭不能户外活动,回教室阅读;晚修做完作业,在教室阅读……一切空闲时间都阅读,就像他们的李老师一样,一本书没看完走在走廊上也在阅读……
爱阅读,从心开始。不是给孩子们买很多很多的书,他就会爱上阅读;不是给孩子们讲很多很多阅读的好处,她就会爱上阅读;不是给孩子们灌输阅读对考试有多么多么重要,他们就会爱上阅读。而是,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自己要发自内心的喜爱阅读——让我们阅读的身影印入孩子们的眼帘,让我们阅读的姿势影响孩子们的行为,让我们阅读的神态吸引孩子的兴趣,让我们用阅读的心声擦亮孩子们阅读的眼睛。
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阅读路,将给我和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回忆并指引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以书为朋、以书为友、以书为乐,收获更多更多关于阅读的故事、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师生共读的温馨故事。
2017年3月13日 晚自习
今天翻阅这篇文章,想起了六(2)班的孩子们,想起了他们集体阅读时认真、专注的模样,想起了我们师生共读的美好时光。希望孩子们上了初中,也能将阅读的习惯坚持下去,受益终身。
上周,向四(1)班的孩子们介绍了曹文轩老师的书,本周就有几个孩子带了来。首先感谢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支持,我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确实遇到过不支持孩子阅读的家长,他们不支持的原因是读教科书才是王道。
所幸,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课外阅读,深刻认识到教科书只能教会孩子考试,课外书却能教会孩子除了考试以外的很多很多东西。而这些课外书(特别是经典阅读书目)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的。
一个小男孩看曹文轩老师的《大王书》完全入了迷,下课打水都捧着书,吃完饭在操场上都捧着书。我知道他对这本书已经爱不释手了,因为我也曾经被这本《大王书》“俘虏”过,里面的精彩故事,让人“不能自拔”,恨不得天地间就剩下自己和书,不要有任何事来打搅。
四(1)班的阅读,正在悄悄拉开帷幕,期待更多属于我们的阅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