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 我们经常混淆观察与感受的区别 典型例子:你是个小气鬼(感受) 我看到你买菜是时候会跟菜贩子因为1毛钱讲价(观察) 我叔叔真是个好人(感受) 我叔叔每年会把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捐助失学儿童(观察) 小明投篮很准(感受) 小明投篮10次能进8次(观察) 当我们混淆了事实和感受,把感受当成事实的时候,我们就容易跟别人发生矛盾。 比如在家里:老婆跟老公说,4从来不懂得浪漫!(这个是感受)如果老婆换一种说法:别人情人节都收到花了,我呢?(这个是一种观察的事实) 印度哲学家:不带批评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2 一般人心里成长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情感的奴隶,认为自己必须为他人的快乐负责,通过牺牲自己去取悦他人。 第二个阶段“我行我素”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个阶段是生活的主人,我们终于意识到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情绪,行为负责。同时别人没办法为我们的意愿、情绪和行为负责。
3 当我们跟别人发生口角或者冲突时,我们有四种选择a责备自己b指责他人c专注于自己的需求d专注于他人的需求 当我们选择责备自己,会失去对自我的自控力。选择指责他人,会激起他人的反击。最好的选择是专注于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