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微博看到这面的这条消息,包括图片。
【5日,广东潮州,回家过年的林先生开车时,一个小女孩正准备经过人行道。小女孩看到车驶过来,停下脚步,林先生随即礼让小女孩先过。走到一半的小女孩忽然停了下来,向林先生鞠了一个躬。林先生说很感动,希望能再次碰到这位女孩。】
这一幕确实让人感动,我为图中的小女孩点赞,因为她懂得感恩,懂得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品格。同时也为图中的司机点赞,能让行驶的车停下来等待行人优先通过,说明这位师傅具备一个司机的应有的职业道德。
说道这,也让我想起一幕发生在梅州让我很惊讶的事。
年前和家人一起去厦门旅游时,途径梅州参观完叶帅的纪念馆后,当晚就住在了梅州市。
晚上,我们出去找饭馆吃饭,要过一个没有信号灯的人行道路口。看一侧没有车通行快速通过后,在中间隔离带等看没有车的时候在通过另一侧,这时行驶过来的一辆车主动停下来,示意让我们先行。一时让我很惊讶!
我居住在广州,出差去过很多的省府城市,也记不清走过多少没有信号灯的人行道。像今天这样的情景,我还是头一次遇到。所以我惊讶了。
同样妻子也和我同感,因为我们都在日本生活过多年。通过后,我和妻子说“看样子,叶帅故里的人,道德品质远比其他地方的人要好”。
车让行人,这本是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在我们的周边总是是车和行人抢道呢?
每次遇到车和行人抢道的事,我总是在想一个开车的,你停一下让行人先过又有什么关系?
停一下车,让行人先过,不知是丢面子还是会耽误多少时间呢?
这和我们的车文化有很大的关联,试想,我们普遍有车才是近十年的事。之前有车之人自然有着一定的优越感,
有车一族可以向旁人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收入。就像如今的众多老板,不管公司效益如何,一定要弄一辆豪车开上,以显得公司的实力。
所以在通过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自然要和行人抢行。一是显示走路的要让我开车的,二是给路人顺便显摆一下我有车。
没车的被有车的抢行了,觉得不公平。所以自己有了车一定会去和行人抢行。我们的车文化就这样形成了。
上述的感动也好,惊讶也好。本是我们应有的美德。为什么变得稀有了呢?
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