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读懂一本书》这本书。文章介绍作者“上大学的时候学的那些电工学、电路、C语言,你说我学了吗?全学了,我C语言考了90多分。但你现在让我写一个程序,我一点儿都写不出来,压根儿就不会。
“樊登读书”的CTO(首席技术官)田君琦是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他学C语言的方法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他的老师从来没有讲过一次课,上来就是让学生们先去写一个程序,完全自学。自学写程序,编一个射击飞机的小游戏,之后,游戏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后来他们这帮人全都成了很棒的程序员。
而我学C语言的方法跟学历史的方法差不多,就是把所有的地方全背过,填空别填错,问答题背答案。到最后的结果就只是打了个卡,但是根本不会写程序,这就是沉浸式学习和观光式学习的本质区别。”
阅读完这段文字,让我联系到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体育室内课,为什么不能吸引孩子们?我的体育室内课教学,是否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也不能凭空想象一些题目或内容,根据当下的疫情情况,适当的调整自己室内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最关注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怎么才能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学目标上提出要求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项目,我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入手?其实这些就是我上室内课的素材。
比如夏季即将来临,针对溺水这件事情的发生,会让我们感到揪心。教师、家长、社会、学生一定要知道这些安全知识,重视这些。我希望所有人都能了解、熟悉这些安全救助知识,但是谁都用不上,谁也别用上!
游泳也是作为一个必学项目,建议学生们到正规的游泳场所去学习。体育室内课可以提出让学生来思考解决怎么面对游泳这件事?游泳由来的历史,游泳的器材,游泳的名人,游泳的作用,遇到溺水怎么处理? 课后再让学生做思维导图来进行完善,充分认识到游泳的好处以及怎么做到预防溺水的发生。
换一种思维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课堂充满惊喜。不管是室内课还是室外课,体育教师应注意课程时间,教师少讲让学生多练习。让学生沉浸在自主学习中,去体会自主学习的奥秘,并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负光阴就是最好的努力,而努力就是遇见最好的自己!
教学,就是要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思,走出来的就是路,思考当下学生们所需要的东西,陪伴他们一起成长,这样路就会越走越长,心就会越来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