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w a thought, reap an action; sow an action, reap a habit; sow a habit, reap a character; sow a character, reap a destiny,”
—the maxim
习惯性的不足为奇,习惯性的不认真看题目,对英语的解释一知半解。在看到这句话时,忽然感觉自己很多时候就处于这种状态,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读过,都知道,但结果是:再次看到时要么惊奇,要么认为知道而“一扫而过”,今天的反思来自于自己看到这句话时,对于自己脑海里的“习惯”又一次进行思考。
习惯到底是什么?习惯是我们生命的塑造者。我们的一举一动,即使有觉知,即使有察觉,依然会受习惯的支配。就像现在我的思考是在我自己的习惯模式上进行一样。习惯是意识转化为潜意识之后自然而然起作用的“主导者”,习惯就是自恋的结果,是“自我实现预言”的忠实执行者。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是对的(不一定是自己的思想,也许是自己觉得正确的一句话,也许是社会中普遍推崇的一种观念,比如“吃草减肥”观念,也许只是为了讨好爸爸妈妈最初的一句话,甚至是某个专家或权威看似引经据典的一种概念,一段被编造出来的故事。总之不是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自己也没有注意到的伪概念),习惯一直在努力的工作着。习惯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最强执行力的自己的合作伙伴,更多的时候是“我的行为”的“指挥者”。
正如开篇的那段话:播种想法,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特质(性格);播种特质,收获命运。
命运很多时候是自证预言,受潜意识支配,潜意识的外在表现是习惯。所以说生命有70%由习惯构成,后来有人将上面的话总结提炼为决定论: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泛态度论”或者说“性格决定命运论”的基础。饿了吃饭、渴了喝水,人之本能;刷牙、洗澡,人之习惯;每个人的生活和成就不仅仅是由这些构成,还由自己关注的领域、工作的行业、对家庭、社会的贡献构成。
想想自己常说的话,习惯性的语言,可能您会对自己、对自己的习惯以及命运有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和感受。但愿我对于习惯的又一次思考能够引起您的关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