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不少别人的分享以及看了不少电影,也做了一些整理,以及写了一些相关的评论。有些是根据分享写的逐字稿,所以前后连贯性可能就没那么强。我自己可能听懂了,但写下来的文字,像是一个个英语单词组成似的。在落成文字时,很多方法、经验自己还没来得及实践。
于是便成了,为了分享而分享,为了有价值而有价值。
这两天增加了一项每日必做项目-打坐,也或者叫静坐,或其他,坐享等等。每天早上起来来15分钟,双盘。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只想着一吸一呼,但杂念、妄念很多,撵走这个,又来了那个,一直处在不断拽回来的过程中。
就好比,我们平常工作,正专心做着手头的事儿,然后微信消息来了,把精力拉过去;10分钟再回到这个事上。接着QQ来信儿了,又把精力投过去,然后10分钟后再回到这个事。这一天下来,这手头上的事儿可能就被硬生生地切割成很多个琐碎、片段化的事儿。
这成了现在很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习惯、思考模式。平时有事没事儿刷微信朋友圈、看微信公众号里的快餐文章,以及微博里的一条条吸引眼球,看起来很吸引人、很过瘾的短句子、图片;细碎的时间,注意力的转移很快。碰到一些看起来有障碍,或艰涩难懂的部分,直接跳过。
注意力有限嘛,如何提高?静坐,或打坐,或坐享吧(其实都一个意思)。
能够对自我情绪变化的觉察,就是一种认知的升级。
比如,你开着车临时停在行车道上,打着双闪,然后一会后面来车了,并向你不断地鸣喇叭,然后从你车侧面又来了一个保安,言语粗俗,让你赶快走。你这时候的情绪会是这样?
一种是情绪立马变得很烦躁,并跟保安开始对骂;甚至于下车不走了,爱咋咋地。
一种是看眼前的事儿是否允许立刻行走,如果不行,可以下车心平气和跟后面车主或保安做解释;如果能立刻行走,是直行还是掉头,做好行车灯光指示;情绪可以一直保持很平和。
你选择哪一种,就说明了自己目前处在哪个阶层。
烦躁是一种遇事抓瞎的直接表现;对抗是一种外强中干的外在体现。有事没事儿,可以不断地在脑海里模拟场景,遇到这种、那种情景,如何处理会更妥当。当然,看电影、看电视剧里的类似场景,然后情景带入,反思也是一种好方法。
气场,是可以通过借事炼心,磨砺中得到提升;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完全通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财务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累积。其他可以是辅助,但这个一定是1。
现在在行、知乎LIVE、得到的崛起,很明显地告诉大家知识变现时代到了。之前想了解一些别的行业里的潜规则,如果没熟知的圈内朋友,基本无从下手。现在付费很容易就能了解到。你只要在你小众的领域里面是个明白人,专业级选手,并会写作,基本饿不死了。
所以,宽度1微米,深度10公里,是接下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