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床,依旧盘坐。
意识清醒,然仍无话可说,无字要写。头脑一片空白,没有茫然,反而淡定。有了昨日的经历,今天的心境趋于平静。
有些区别的是,昨日观物有生气,有新鲜。今天观物,则是一片死气,如同冰面,没有波澜,没有动静。
此刻的我犹如笼中之鸟,所观所想都逃不出这个圈。所见相同,便觉木然。是否存了欲望,想从身边发现新鲜事物反而误入歧途。
《道德经》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以“有欲”来看待事物,存了欲念,便再无邂逅美好的那种咋喜和惊艳。
静坐,脑袋空空,这次的时间比昨天更久些。思想受不了这种空荡的感觉,便跳出来诱使你想东想西。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它的功能与价值。同时也暴露了它的慌张,没有实物相附,它便无处可藏。
可能思考与悟是不同的。思考是对一件事进行分析,推理并形成看法。而悟则是什么都不想,去感知宇宙中原始的“无”的状态。那里藏着什么,我很是好奇。
不思不想,不慌张,安享此刻。眼前皆“死物”,心却更安祥平静,了无挂碍。
用智能观照,就能里外光明澄彻,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如果认识了自己本来的真心,即是得到本来无碍的自在解脱,若得解脱自在,即是入于般若正定。般若正定就是一念不生,也就是对于所知所见的一切诸法,心不染着。这个‘一念不生’,应用时能遍及一切处,却又不滞着于一切处。只要清净本心,使六识 出六根门头,于六尘境中不起丝毫杂染妄念,出入来去自由自在,通畅自如,运用万端,无滞无碍,这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脱,这就叫作无念行。如果一味执着甚么都不去思考,当使心念断绝,这就是法缚,也叫作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