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人说:我有强迫症。
比如,有人明明锁了门还一定回去看一眼,有人喜欢咬指甲,有人老怀疑有人要害自己,有人沉迷游戏不可自拔。这些真的是强迫症吗?
强迫症会影响我们的效率,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如果确诊了自己有强迫症,应及早接受治疗。
强迫症和很多病症可能会很像,假如你误诊了,用错了药,会导致强迫症或其它病症变得更麻烦,而不是变得更好。
下面就是很像强迫症的其它病症:
1.重度担心
孩子中考,你心里特别焦虑,这是正常的,这不叫强迫症,这叫重度担心。人遇到了重要的事,就是会产生重度担心,等孩子考完了中考,这个担心就没有了,所以这种不是强迫症。
2.执念
比如你特别喜欢一个女孩,你就要跟她在一块儿,你天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她,陷入了热恋,这不算强迫症,这只是执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要执着的东西,这也不是强迫症。
强迫症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侵入性的思维,一个是侵入性的行为。
3.癖好、坏习惯
这些都不是强迫症,因为它不具备强迫症的重要特征。
强迫症未必出现在强迫型人格身上。我们大家都觉得,一个有强迫型人格的人才会患强迫症,其实不一定,它们并不是一块儿发生的。
4.谵妄性的观念
什么叫谵妄性的观念呢?就是荒诞的观念,他觉得“有人要害我”,走在路上总觉得有人跟踪他,这种其实不是强迫症。
谵妄性观念跟强迫性观念的区别是什么呢?有谵妄性观念的人坚信这件事是真的,他是神经出了问题,坚信有人要害他,周围就是有一个人、有一个暗杀组织整天在瞄着他,他根本不怀疑这件事,他清晰地觉得那件事是事实。
而强迫症患者自己也不清楚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他觉得“我可能有病,我为啥老这样觉得,好几次都打脸,好几次都证明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但是我就会这样想,我很痛苦”,所以这两种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谵妄性幻想的人没有这份痛苦,他的痛苦是要被追杀的痛苦,而强迫症的痛苦来自“我总怀疑自己有这样的问题”,这两个病是不一样的,治疗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5.拔毛症
拔毛症就是一个人在跟你在一块儿说话的时候,突然把胡子拔掉了,或者把头发拔掉了。有的人会把头发拔得秃成一块,就是因为他在同一个地方使劲拔,一边说话一边拔,不自觉地拔毛。
过去很多人以为拔毛症就是强迫症的一种,其实不是。还有人拔完了毛吃掉,就是他的习惯是拔完了毛以后,放在嘴里吃了。吃完以后会得一种病,叫作毛团并发症,那个头发没法消化,在体内会形成毛团阻塞,导致肚子疼,要做手术把那个毛团拿出来。
6.对躯体的变形恐惧症
有一次,有一个女孩找一个心理医生咨询。她说:“我有一条腿是畸形的,我不敢上街,夏天也不敢穿裙子,我到现在从来没有谈过恋爱,没有结过婚。”
然后这个医生就觉得有点紧张,心想那腿得多难看,但还是说:“你既然来找我看了,那我看看这腿畸形成什么样。”那个姑娘说:“你做好心理准备,这条腿特别吓人。”然后她把裤腿拉起来一看,小腿上有一块胎记,就是小小的这么一块斑。我们正常人都不会觉得这有任何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胎记,但她觉得不行,觉得“我的腿变形了,我的腿是畸形的”。这是一种病,这种病叫作躯体变形恐惧症,患者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扭曲了,但是这个也不是强迫症。
7.性偏离
比如恋物癖等性偏离的症状。
8.偷窃癖
有人虽然家里很富裕,但他整天出门偷东西。他偷东西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刺激,觉得好玩、兴奋。
9.病态的赌博
赌徒赌到最后变成病态的那种状况,也不是强迫症。
10.强迫性购物
这种病往往是冲动控制障碍。
11.咬甲癖、强迫性骚抓
每天咬指甲,把指甲咬得豁豁牙牙,这跟强迫症是不一样的,它并不是因为外界引入了一个侵入性的思维,导致患者必须要用一些强迫行为来弥补。
强迫观念和抑郁念头非常接近,因为在抑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纠缠的、强迫的念头。当一个人抑郁症发作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经常出现很多强迫的念头、画面,总觉得自己要干一些事,这两个念头是共生的。所以当抑郁症和强迫症并发的时候,对于心理医生来讲就是最难的一件事,他要调好这个药,既能够治抑郁症,又能够缓解强迫症,这个确实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才能解决。
判断强迫症的核心宗旨什么呢?叫作强迫性怀疑。五种不同类型的强迫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患者有一种极度的怀疑:我怀疑我会写下难听的话,我怀疑窗子没关上,这些观念都包含一种强迫性怀疑。
强迫症的标准模式,是一定有一种感觉出现,有一种评价的、怀疑的想法出现,然后用一个行为来补偿、弥补,这是典型的强迫性怀疑的特征。
我们需要去熟悉那些强迫症的感觉,当患者出现了这些感觉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八成跟强迫症有关。第一个,“搞砸了”的感觉,就是这事被我搞砸了。比如一排杯子没摆整齐,会觉得搞砸了,完蛋了,今天这个会议失败了,因为我没有把杯子摆整齐;这个信我没有读七遍,只读了六遍,就觉得搞砸了,我们家肯定要出事了。这些就是这种“搞砸了”的感觉。当你的内心中出现了“完了,彻底搞砸了”这种想法的时候,就有可能有强迫症的倾向了。
第二个,叫作感觉“还不到做这个事的时候”。就像那种在浴室里的仪式感,患者就觉得还没到最适合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合适的时机。
有一个高尔夫球手拖延到什么程度呢?他本来是很厉害的高尔夫球手,但他后来彻底放弃了职业生涯。他每次到高尔夫球场以后,坐在车里,就想找到那种上球场的感觉。他一定要找到那种感觉,才觉得自己能赢。假如今天没有找到那种感觉,那肯定打不好。
在经历了几次真的没打好以后,他就越发地相信自己的这个迷信的感觉,觉得自己一定要找到那种感觉才能下车。最后,他就在车里坐了一整天,比赛都结束了,他也不下车,就一直坐在车里,因为他感觉还不到做这件事的时候。
还有感觉“失去自动性”,或“意识不自主且令人不快”的这种感受。就是他觉得自己不得不做,觉得那个梯子肯定会有人摔下来,我必须去把它修好,要不然我就寝食不安,这也是一种感觉。
还有感觉“一切都是必须的”,感觉“一切东西都规定好的”。比如,“我得知道这面墙是哪种灰度,这是必须的,我必须得搞清楚灰度是多少”。
还有“感知变了”或“感知不对称”的感觉。就是我们在正常的状况下,感知是对称的。我们摸到这个杯子有多热,就会感知到有多热。但是当患者的感知不对称的时候,他会夸大、夸张,会觉得不得了,即使发生了一些小事,他也会无限地放大。
还有这种侵入性的感受,身处梦境一样的感觉,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分不清真实和虚幻。
这些感受就是典型的侵入性感受,侵入性感受会带来强迫性的怀疑。
要理解强迫症,应当超越对于强迫症的严格定义,而去深入了解‘强迫’现象;同时也在于,努力去理解渗透到强迫观念中的怀疑。
就是我们要知道这些人都怀疑些什么,怀疑才是强迫症的根本,强迫症的本质是怀疑。
当然,强迫症的治疗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