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受限制,最想做的是什么
前些日子,被安利到一个问题:如果不受时间、金钱限制,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记得当时的回答,体验一切想体验的。后来一想,只不过是用了冠冕的说法来隐藏自己的毫无底气。真实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所以想要都去试一试,才会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面对这样问题的时候手足无措。做什么对我来说就像顶在头上的一个魔咒,经常被问或者问自己,却常常找不到答案。
比如我现在做的会计工作,如果你问我这是你想做的吗?答案肯定是不。不然被安利上面问题时,直接回答做现在做的就好了。那有想要尝试的吗?答案肯定是有。之前一直很想做婚礼策划师,想过开一家店,想过做代购,想要到处旅游(这几个大概是迷茫纠结小青年都想过的)。那有尝试吗?没有。每一次在犹豫、举棋不定的时候,在思想临界点的时候,就会各种分析。当然,这种分析绝不仅是家庭啦、工作环境待遇啦、别的一些外在的。更多的是来自自己内心的矛盾。
有时候心里的想法是我要在这一行一直坚持下去,做到尽可能的好。虽然并不知道未来的发展,但至少能够预见未来一个大概的走向。可能没坚定多长的时间,又会一次次地问自己:是否在蹉跎岁月,以后是否会后悔仅有的一辈子尝试得太少。又反过来,会去想是不是乘着年轻的时候,离开自己的安全域,去尝试自己想要的。结果不好也无妨,一切都还来得及。可又觉得离开了目前的环境,如果兜一圈以后又回到原点,那时候会不会后悔这样的选择。
有时候觉得家庭更重要,应做出稳妥点的选择;又有时候觉得人生拼一次太重要。To do or not to do,从来都是问题。
然后就这样,偶尔好像想明白了,更多的时候越想越想不明白。说到底,我们就想知道:到底怎么选才不枉费这一生。只可惜这个问题答案别人不会给你,给了你你也不会照做,只能自己找寻。
到目前为止,我给自己总结的策略是:等待,直到那一刻。比如之前我一直对自己是否换工作想很多,总是在等待一个好时机,很惶恐,就一直处于没有下决定的时候,可是就突然的一天,就直接跟我的主管提了出来,后面就变得很容易。那一天那些我之前想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是事件就到了该发生的时刻,就那么自然而然发生了。慢慢地,我就去接受事件的那一刻,虽然是被动的一种等待。但是我的心态平静不少,也把焦虑慢慢放下。
纠结、徘徊也好,走走停停也罢,哪怕兜一个圈,有一些事会发生的时候,它们总会发生。这个就当心灵鸡汤吧。
愿你道路漫长
这两天看的一本书,给了我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下面是摘自其中一段话:
现实世界是常识、跳出现实之外就是见识。见识比常识更重要,很多时候,需要看到更高的维度,降维打击,才能有效和决胜。这种胜利不是战胜别人,更多时候战胜自己。有时会和编辑们谈到如何面对现实压力,我往往避实就虚地说,最好能找到一种好高骛远超越世事的价值观,在心里培育一份比职业、一本杂志更强大的力量,有了这样的力量,就能屏蔽掉那些暂时的、轻浮喧闹的干扰,找到自己的定盘星,避免一个软弱无力、过分琐碎的自我,通向一个更坚强、更辽阔的自我。而这种价值观,多半来自那些“无法衡量其价值的事物”。——《愿你道路漫长》,作者王锋。
在豆瓣读书瞎逛,随意买的一本书,却恰好正中下怀。有时候,书跟人一样,相识是一份奇遇。
上面这段话给了我们一个思路,去找到一种价值观,避免一个软弱的、琐碎的自己。如果有更高的的维度,心底有更坚定的力量。或许,我们能更主动去拥抱选择以及选择的结果,会更坦然等待我们的那一刻。
我不知道这样的价值观我是否能形成。如果形成想一想也是非常美好的,大脑自成体系,输入以后就可以出来结果(想得太好),也不知道这将会经历多长的一个时间,至少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提示。让我们去避免金钱、时间,还有我们自身想法的限制。
<一半是火焰>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