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因时代风云而崛起,傲立于历史之巅,睥睨天下。本月读书《大秦帝国》,虽没有读完,却已到了提交读后感之时。虽然孙皓晖写的是极用心的,我也很喜欢读。却也明了,对于那个历史的真相,时移世易,只能见仁见智罢了。今晚抽空,搜刮肚肠,简书一得。
秦国作为封建帝国的巅峰级分水岭,有很多历史书上讲到的贡献与变化,孙皓晖都是用一个个英雄人物一帧帧描摹出来的。要说谁是整个历史阶段的缔造者,没有哪一个独立的英雄可以代表,即使我向孙皓晖学习,仅仅以商鞅为例也是不足够的。通过《大秦帝国》,我看到的是一个动态的时势,不同的阶段,英雄的出身,不尽相同;英雄的成长路径,不尽相同;英雄立世的高度和解决问题的视角,不尽相同。英雄的呈现,也自然不同。
以孝公与商鞅为例,故事中商鞅游说秦孝公一共进行了三次。而立论和描述与《史记》中却大有不同。大秦帝国的描述更好看,从学馆谏言到庭前朝会,从船上畅谈到宫中的三天三夜,二人一同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然后肝胆相照,披荆斩棘。而《史记》的描述大体是这样的:
商鞅西入秦后,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第一次商鞅讲尧舜禹汤的大道,讲了半天,秦孝公听得睡着了(大秦帝国写的更复杂)。会面结束之后,孝公向景监发了火,说你推荐的是什么自大的人啊,让景监请商鞅离开。商鞅听到景监的反馈后不气馁,说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于是五天后景监又给他安排了第二次见面。这一次商鞅讲(周)文王、武王的王道,秦孝公听得有点兴趣了,说这个人可以在一起聊聊天,但是依然没有打算启用商鞅。
景监把孝公的意思回复给商鞅后,商鞅说,我已经知道该怎么游说他了,请再给我一次机会。第三次,商鞅以霸道说孝公,和孝公聊了五霸之事,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身子不断向前移,差点跌倒。这之后,孝公又一连三天请教商鞅,并最终决定用商鞅来变法。
景监知道后,就问商鞅,既然你知道大王的心思是富国强兵,称霸诸侯,为什么前两次还要和他谈帝道王道的事情呢?商鞅说,我是怕如果他真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我一开始就说那些低层面的事情,把他看低了。
我对两者的不同描述,抱持的是坐壁上观的态度。虽然有不同,但也各有千秋。后来的实际情况,历史还是辩证统一的。商鞅为秦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这些法律作为政治和军事的工具,在短期内功效明显。但是商鞅应清楚它的负面后果,《史记》说商鞅以为“这样一来(急功近利),国运终究不可能超过商朝和周朝”。而《大秦帝国》中商鞅的选择就说明了他所抱持的改革维艰之智识。最后的结果,暴秦在统一中国后不到二十年就灭亡了,更可悲的是,秦国宗室亦遭灭族。只不知若是孝公知道他的子孙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不知道他是否会后悔选择了采用霸道治国的道路。
英雄总是特立独行,个性卓异,所以商鞅与孝公虽畅谈却政见并非完全一致。英雄是要领跑时代的,引导民众的。从徙木立法到以身护法,商鞅不失为一名英雄;从力排众议到以商於之地封殃,孝公实属英雄。两人心向弘法,但二人取道不同。
所谓惺惺相惜,不过是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无非是潜意识的自恋于所信守的英雄本色。赢驷也是英雄,却需要商鞅以死成全。
“万物逆旅,百代过客,人生如是,为欢几何。”在有生之年做有生希望之事,也是英雄选择的一件乐事。哪怕来世做花草树木,去享受阳光雨露,也是一种欢喜。英雄的使命,既是以赴汤蹈火的强力打败所与之对立的势力,也是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来打败对方的想法。大争之世,英雄辈出,虽然目标一样远大,但英雄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