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三周岁的二宝,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的上了托班,顿时觉得在小区中,没有熟悉的同伴,就开始叫嚷着,“我要上学,我要上学”。带她去不同的托班体验,选定了一家合适的托班,并且也去试听了一节课,没有任何哭闹情绪,非常开心。
第一天上托班,送到托班教室门口,跟我开开心心的说了“再见!”,放学去接之后,老师反馈“表现非常棒哦,只是在中午午睡,以为妈妈要接她回家了,哭闹了一会!”
第二天上托班,在门口要再见的时候,开始哭了,要妈妈,我走了之后,老师说,哭得很厉害,哭到吐了,换了衣服。
回家之后,问二宝,去托班怎么样呢?她直接哭闹着说,我不要去不要去,我害怕外国老师,我要呆在家里。
作为3岁不到的孩子,离开熟悉温暖的家,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和一群完全陌生的人在一起呆一天,害怕哭泣乃至于不愿意去,那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和我完全不一样的外国人当老师。
怎么办呢?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面对她的害怕,面对她的哭闹,作为父母要如何引导呢?
在家里的时候,开始玩“扮演角色”的游戏,我扮演“外国老师”,她扮演“小朋友”,然后开始打招呼、玩乐、再见等场景表演,然后约定第二天看看外国老师哪些是和我们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让孩子更多的熟悉和亲近外国老师。
同时要多次明确的告诉她,到托班之后,有老师会照顾她的吃喝、并且有小伙伴可以一起玩,午睡、吃完下午点心之后,妈妈会准时接她回家。让她意识到,在托班有人会照顾她,妈妈会接她。这样的反复明确告知,让她心中有安全的感觉。
当要离开家,二宝要开始哭的时候,我抱着她,手抚摸着她的背部,对她说,妈妈知道你有点害怕,你可以哭的,妈妈陪着你。看见孩子的情绪,接纳她、允许并且陪伴孩子,让她有足够的温暖和安全感。
就这样一周的游戏扮演、陪伴、允许接纳她哭泣,孩子慢慢的消融了分离的焦虑,融入到了新的环境。
今天接二宝的时候,门口一站,很诧异,一群小朋友中,没有她的人,问老师,原来人还在玩具区玩得不亦乐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