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75 可风 ]《圆觉经讲记》八

第七章:修习净观 妙法有三 --佛答威德自在菩萨问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知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

小结:

在本章中,世尊讲到三种修行法门,止、观和禅那。

奢摩他,即“止”或“定”。从外在清净和内心入静着手。可以澄清杂念,使内心不攀外缘。从定生智,而达到轻安的境界。

三摩钵体,即“观”。以清明的观照,照透内外世界。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众生妄念所致,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假相。这样,我们就可以生起慈悲心借助各种方式广度众生,同时获得身心的轻安。

“禅那”,不执着内外幻化的一切和安静的外相,超越烦恼、涅槃的对立,超越“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能享受世界及与身心,就能内发轻安,达到妙觉随顺的寂灭境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