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女生26岁以后还没有结婚,都会被贴上一个“大龄剩女”的标签,根本不会在乎你有没有梦想,你的工作能力如何,更何况是我这样一个平民阶层教师家庭的女生。在传统父母的思维惯性中,从幼儿园到大学,最好在大学时期考研,然后结婚生子,这样的人生规划是最正确、最稳当、最美满的,你能且只能抓住这个时间段并做出成绩,错过了这个时间,你就不能再去想进入校园学习或者提升自己,你需要去结婚生子,你不能表达与他们认可的“主体路线”有差异的任何想法,不然伦理孝义、别人家的孩子、认清自己等等带有语言攻击性的冷嘲热讽会出现在你的每一天,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到什么岁数就该做什么事。”
这句话是我每次听到内心都会火冒三丈,正是因为我在稚嫩的年纪经历了成长了,才知道自己想要的和欠缺的,才想要去变成更好的人,才想要更加努力去学习,才想要冲破阶层的固化。虽然我父母是教师也民主也通情达理,但是在焦虑的中国父母的大环境下,他们的焦虑也体现的毫无遗漏。他们需要你告诉他们的事情必须是准备好的,已经做好的。这是因此如此,我和Oliver在做去德国留学的前期准备时,没有和他们提过一个字。自己去各个中介考察、去网上查信息、加入QQ群咨询已经去德国留学的陌生同学,以及最终决定自己DIY审核材料,包括办护照、去大学开成绩证明、去公正以及独自去北京审核,这些准备工作和备战审核的过程他们是不知道的。迫使我们不得不告诉他们这件事情,是他们觉得我们该结婚了而我们两个人都无动于衷,或者说Oliver的条件并不满足他们认可的结婚条件,所以就上演了逼迫分手的戏码。这对于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事情去做,并且需要争分夺秒但又必须扎实稳固基础去准备,同时却必须要承担来自家庭巨大亲情的压力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崩溃的。虽然这个时候我很幸运的通过了审核,Oliver因为英文口语表述功底不够好,一审没有通过。很多了解过的人都知道,去德国留学的首要条件要通过APS,每个人一生只有三次机会,如果三次都没有通过APS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当时Oliver正在备战二审,逼迫分手的戏码却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两人的感情,更影响到他的心情和复习进度。我们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本想Oliver通过二审再摊牌,然而Oliver二审也失利了,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逼迫无奈,我们就在2017年5月22日邀请我的父母吃饭,然后给他们讲述了我们的梦想,以及现在已经做到什么程度,本来想着无论他们是否支持,这条路我们会坚持走下去,幸好我的父亲听了我们的计划,很赞同。但是没过两个月,他们又开始着急,想要我们立马出去读书,可是Oliver才开始准备三审,我们都知道这一次的压力有多么大,父母时不时询问进度,亲戚的、同事的孩子一个又一个的结婚,促使他们更加着急,我和Oliver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这一年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在惶惶然中渡过。
这一年的经历,极大程度上考验了我们的思想、内心承受能力、以及真的是否确定继续走这条路。每一次都绝望到快要放弃但又咬牙继续坚持,每一次都把自己的决定一遍又一遍的解剖分析再确定,很庆幸我们一直在坚持在努力。当然Oliver现在中文阶段已经准备的很好,马上进入英文阶段的复习。更重要的是,他找回了自己的自信,毕竟两次失利的痛苦和备战三审的压力不是任何人可以承受的。我一直对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我相信一定有好的结果,毕竟苦心人天不负。
至于为什么要毅然决然的选择出国留学,这和毕业后工作有关,毕业后先在上海的私企工作一年,当时选择这个公司只是为了免费的宿舍和午餐,急于解决温饱问题丝毫没有考虑过发展前景;后来去株洲进入国企工作三年,作为一个不重要的角色在体制里慢慢被同化,把个性、闪光点连同脾气一起被磨得快找不到了,在那里一辈子的状态都能望到底。我想拒绝这样的生活,在黑夜里无声的嘶喊没有人能听到也没有人会懂。再加上之前恋情长跑的失败和黄山之旅的劫后重生,我很明确自己要有一个新的开始,要奋斗一个与之前的规划完全不同的人生。我不想碌碌无为的就这样度过一生,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冲破阶层的束缚。我的父母从来都觉得我成不了大事,我也想给证明给他们看。他们总说我这么倔强是因为在外面工作久了,心变野了。但我想说,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是我寻找自我的旅途,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和选择的权利。我尊重你们内心为我规划的人生路线,但我仍然坚持走自己选择的人生。
我们不能因为对前路的迷茫和害怕就停滞不前,我们也不可能根据别人的经验就一定能过好这一生。母亲曾对我说:“即使你们出国去留学了,我也不觉得高兴。”面对这些话语我只能用沉默来代替回答,她在她的生活圈和思维圈里,几乎所有朋友亲戚的孩子都是按照他们认可的路线在过自己的人生,我从没有认为这样的生活选择是错,但也不能证明我的选择是错。很多事情,现在不去做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很多人都说遵从自己的内心很酷,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我们必须要有能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的能力。对于我和Oliver来说,选择出国留学是想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冲破阶层的束缚,是不想白活一场。即使迎着冷眼和嘲笑,也要向前跑,最起码我们做到了忠于自己。砥砺前行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忍耐,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选择也是一件幸福而有意义的事。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容易,也都不简单;每一种光鲜的背后也都有不为人知的苦楚和疼痛。谁说成功是一击即中?谁的成功没有过漫长的等待?我和Oliver都曾跌入谷底、陷入泥泞,我们都在黑暗中痛苦,在痛苦中和自己讲和,现在该是到我们反击和上升的时候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做好准备,静待花开。
如果你问我这样辛苦的选择值得吗?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