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吉星遇见“ 拼图法”
很欣喜今天学习了新颖“拼图法”小组合作方法,突然领悟到在解决问题的一题多解中很适合,比如9+几,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专家组:接数法;数数法、大数凑十法、小数凑十法。在类似这种课形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再搜关于“拼图法”的资料,对这种新的方法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拼图法(jigsaw)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及其同事在1978年设计而成的。拼图法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学习相同内容。教师事先把学习材料分割成几个部分,每个小组的各个成员领取一部分。然后由不同小组中掌握相同材料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专家组,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最后,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把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教给其他组员,每个成员讲解完毕之后,大家就会掌握全部的学习内容。拼图法体现了目标互赖、资源互赖和任务互赖,小组每个成员的任务不能替代,除了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自己的材料外,还要把所学教给其他人,同时学习其他人研究的内容。
在专家组的学习十分重要,学生是否真正学会,是否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知识点,是第二轮回到原始小组有效开展讨论的重要条件,所以对于拼图法科型的开展,教师在设计前要思考:1.新课学习中,学生对新知的知识面是有足够的知识铺垫.2.学生有机会了解全部内容,并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3.原始小组讨论后的结果。4.教师在最后总结中如何评价每个“专家”“教”的效果小结课堂。
拼图法在实践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
1、分配任务的规则
(1)任务数与小组人数相同,若小组人数多,则分配两个人共同负责一部分内容。
(2)将整块任务分割时,要让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有一些联系。相对独立可以让每个人体会到责任感,没有人可以代替自己,如果自己不认真钻研将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相互联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相互依赖性,每个人负责的部分都与自己的有逻辑上的联系,听别人讲对自己这部分学习有好处。
2、专家单
专家单是教师为各部分学习任务提供的小便签类,便于学生记录学习的内容。
3、解题步骤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便于引导学生发言的逻辑性和规范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十分必要。
二、课堂实施
拼图法体现的是在教师直接教学下的接受学习,其实施的主要步骤有四个,全班授课、分组学习、评价和奖励。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中可以将其流程进行适当的改造,步骤如下。
1、共同探讨,梳理知识点。
低段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弱,课前几分钟老师要对整个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2、分组学习
(1)个人思考:教师给每组发一套专家单,学生自行分配任务拿到相应部分的专家单。然后阅读相关的教材内容,钻研专家单上的问题。
(2)专家小组讨论:负责相同主题的学生组成专家组,进一步讨论解题方法,讨论结果要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回原小组中作报告。
(3)回到原小组报告:每个学生都应该扮演好教师和听众两个角色,报告人有责任教会其他组员他所负责的内容,其他成员也必须认真听、因为随后每个人都要完成一个覆盖全部主题的测验。
3、达标测试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覆盖全部内容试题,要求独立完成,结束后公布答案,组内互相批改。
4、小组评分
学生是否能把组内几个专家教的知识点掌握,打分。
5、小组评价奖励
对总分或平均分最高的小组或持续进步的小组进行奖励,也可以对持续进步的个人进行奖励。
拼图法的最大特点是,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只要多下功夫,都可以成为其他人的“老师”。根据认知精细加工理论,“要讲给别人听”将促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更深入和精致的加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内容。
拼图法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大胆提问钻研能力,协调能力,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新型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