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花书包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五一假期了,放假带女儿回老家看母亲。吃过午饭,哄孩子睡觉,她很不配合,在床上翻来覆去地自娱自乐。忽然,她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叫起来:妈妈你看那是什么?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是母亲在旧床单上打的一个补丁……方方正正的一块小花布,被母亲用细密的针脚缝在就的格子床单上,略显与众不同,但是绝不难看,相反,给陈旧的床单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的女儿那时才刚上幼儿园,她哪里会见过这样的东西呢?我形象地给她打了个比方:这个是床单的创可贴~哦~她似恍然大悟般地回答道:原来床单也有创可贴呢~又扒拉着看了一会,就失了兴趣,慢慢进去了梦乡……而我看着那个小小的补丁,却陷入了回忆。

      我想起了一个碎花书包,现在早已无从寻觅,但在脑海里,它却清晰无比。那是妹妹上小学的时候,母亲为她缝制的书包。我们姐妹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小学,那时候的生活水平和现在无法相提并论,别说买书包,就是一个铅笔盒,对于农村孩子来说都很奢侈。可是上学的年龄到了,没有书包不行吧?我家里只有一个军用挎包,是父亲从部队转业回来带来的。我先于妹妹上学,所以那个军用包就成了我的书包。等下一年,妹妹上学时,就没有什么可用了。她向母亲哭闹也要新书包。当时有些条件不好的家庭让孩子拎塑料袋,虽然家里没有多余钱买新书包,但母亲却从未想过用塑料袋凑合,她认为,学生就要有上学的样子,条件差些,也要想办法解决。

      她想到了家里我们穿小的衣服,还有一些裁剪衣服时剩下的边角料。白天下地干活,照顾我们姐弟几个,晚上母亲就在灯下拆拆补补。连续熬了几个晚上,母亲凭借着年轻时学的针线手艺,竟然在开学前为妹妹赶制就一个书包。虽然是用各种布料拼接而成的,但是并不难看。母亲做的很用心,针脚细密,匀称,布料的颜色选择上还考虑到了搭配,放到今天,也是一件不错的手工艺品。依然记得妹妹拿到书包时欣喜的样子,她不再羡慕我的军用包了,相反,我倒是想和她交换了。

      新书包开学时被她拿到学校去了,一开始母亲还担心,会有人嘲笑妹妹的书包,毕竟,大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用下脚料拼凑的。可是,结果出乎意料,孩子的世界是感性的,他们只觉得颜色好看,五彩斑斓,哪里会追究材质呢?妹妹兴奋的说,她的书包是最漂亮的!连那些在城里买的都没她的好看呢,还有同学要给她换呢。看着她得意的小脸,母亲没说什么,只是笑着点点头。

      其实我现在想来,母亲当时心里肯定也是颇有心酸的。她何尝不想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新书包?无奈条件有限,再加上我们姊妹又多,父亲在部队刚专业回来,工作还没安排。在那种情况下,能省则省吧。自己辛苦一点,让孩子正常入学,咱也不比别人差。

      后来家里条件有了好转,母亲果然让父亲从城里给我们带了新式的双肩背包,但那个书包她却没舍得扔,保留了好多年。最近几年拆老房子了,才不知道塞哪里去了。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但母亲依然保留着简朴的习惯,床单破了也不舍得扔,缝缝补补又能用。

一个小小的补丁,一个碎花书包,一段尘封的记忆……时光可以带走年华,却带不走母爱。现在才真的可以理解孟郊那句诗: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那一针一线里,缝的是母亲的一片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脉才是第一生产力 我越来越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所有资源里,人脉才是最重要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及不上过来人的随...
    魔都财观阅读 4,613评论 0 1
  • 今天从老家回来昆明的路上,在老家这两天有很多感触,这次主要是回去祭祖的,和去世的老一辈有了很多沟通,不管他们有...
    李代唐阅读 1,553评论 0 0
  • 到现在为止放假已经一个月了。可能是因为这次的假期持续时间太长,一直以来都在一种恍惚的状态。每天无所事事。也有...
    慕慕er阅读 1,157评论 0 0
  • 在罗伯特.帕克精确而严格 的标准和百分制葡萄酒评分系统下,人们很容易忘记喝葡萄酒本是一件极其简单愉悦的事。 本...
    窖兽在昆明阅读 8,613评论 0 0
  • 午后 烈日 微风 乏困 知了 知了 傍晚 雷雨 微风 神怡 知了 知了 午夜 明月 微风 刺骨 知了 知了
    LRzXUan阅读 1,26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