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一个是人们向往的,认为应该有的理想世界,两个世界距离不变,即任何一个人永远无法从现实世界到理想世界,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会激励人们努力向上,改造现实世界,是看到了,所以要做,要去改造,就可见现实的不完美,可不完美也就是现实的实质。
人是局限的,人的生命极其短暂,一晃而过,只有享受每一分每一秒才是值得的,快乐地生活着,而不是去追逐那近在眼前却只能望着的理想世界
每一个生命都热切地追逐向上,这是因为他们天生地看到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差距,就不顾一切地想要改造它,但理想世界是绝对完美的,现实中的东西不可能完美,因此这种努力也只是徒劳,而且,人生苦短,现实不如意之事多发,所以人一生都在失去,失去出生时拥有的一切,所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没有得到的,而是珍惜当下拥有的,因为在这世间多活一天,就离失去它越近一天,只有逃出得失这个怪圈,才能在现实世界里活的自由,这就是现实中的人们通往理想世界的唯一路径。
生命的自然状态不是向上生长的,而是向下跌落的。生命从出生开始就走向下坡路,一天天地向死亡走去,人们只好拼命地向上向善,追逐积极,希望这样做能够逃避那最终的结局,但却终究逃离不了死神的魔爪。所以说,生命力是消极的,人生的意义是消极的,死亡是激励人们努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生命是向死而生的,任何人都不可抗拒那绝对必然的,之后是空虚的归宿。
可以说,死亡是生命的动力,与尼采说的权力意志相反,生命之所以生生不息地向上生长,其实是对死亡的恐惧,是死亡驱动的,死亡为生命投入了人们不敢想象的能量,于是人们欢快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幻象,或者说泡沫,却无知它们在初见阳光是就会爆破。
生命的意义在于成全个体,不在于拯救世人,或者功名利禄等其他,留下传世之作的梵高,生前却是一生凄苦,难道他的生命的意义仅仅在于照耀了后世人吗?现世中的人活着只是为了现世,个体也只是尽可能地成全个体,才是最有意义的。拯救他人固然可贵,可还是因为个体不能成全自己,所以才要别人的拯救。真正的拯救是拯救自己,拯救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
人出生时拥有的能量是最多的,血量值拉满,健康,寿命,快乐,都是最饱满的,最丰盈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虽说成长,这是假象,所谓成长,其实就是坦然接受必然的失去,而不是获得了什么生来没有的。所以说到底人究竟不会得到什么,人只会失去已经有的。
所以,人们的各种看起来美好的行为其实是被动的无奈之举。失去爱,才需要爱,失去陪伴,才渴望陪伴,失去生命,才创造生命,失去健康,才羡慕青春。
人的需要,不过是失去者对空缺的一种向往罢了,然而只能是向往。空缺的东西注定找不回来,能找回来的注定不是真的失去,人之所以需要,其实是缺失。
所以人不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却是丰盈地来到这世上,然而真真正正是赤裸裸地离开它,带不走任何东西,所以要活在现世。
不要妄想一个人能平静地思考死亡,当他思考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失去了,失去的仅仅是他思考用的时间,而是忧郁和恐惧从此纠缠住了他,他从此不再自由。
新的生命总是自发地狂热地追求不曾拥有的东西,这是的他就像看到一个五光十色的美梦,却终究一点也碰不到他,直到现实夺走他曾经实际上拥有的一切,他才明白自己追逐的是全部是虚无。生命之所以会自发地走向下坡路,就是因其狂热地拥抱虚无,却不可能在梦醒之时开怀大笑。
没有重复的失败,只有自始至终的糊涂。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命运周而复始,这是大多数人心中的图景,然而却无情地欺骗了他们多长时间!
没有偶然的幸运,或者一夜暴富的狂欢,那只不过是生命向更下的阶段的前奏,所以根本没有所谓否极泰来的规律,一切生命都不过是在加速向下跌落,偶然的成功不过是暂时暂缓了坠落,然而前面就是悬崖,为的是给下一次跌落做好充足的准备。然而被幸运冲昏头脑的人往往认为这就是他应得的,他不管怎样都会给自己安排一个理由来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一切,这便是命运所以控制人的原因,只因命运给人找的理由太过逼真,让人忘记了怀疑的能力。
造化弄人,从童年直到青年,人们都会看到天空的广阔,试想着偌大的宇宙总要有我一个飞翔,然而老年人回头却只看到一条路,那条路尽管弯弯绕绕,尽管纷繁复杂,却被命运算的极其精准,然后被迫接受无法挽回的失去。这时候,他才感到死亡迫在眉睫,却无暇深思,青年的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料想总有一天自己会落入这必然的陷阱,但这便是生命的代价,是现世的必然路径。
所以,生命的意义是消极的,被动的,被死亡驱动的,人们越珍视自己的钱财,成就,名誉,就可见他们多珍视生命,奈何死神却一直在身边注视着他。
普通人看到两个世界,真正智慧的人只看到一个。这就像后羿射日一样,射掉多余的,剩下一个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