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出去和朋友小聚一定少不了喝点小酒。我们都知道古代的酒度数很低,那不知道的是酒还有“外号”。
清圣浊贤
三国时期,作为酿酒原料的粮食十分紧张。于是曹操下令严厉禁酒。人们就在私下偷着饮酒,但又不敢公开说出“酒”字,于是有人用“贤人作为“浊酒”(质量差的酒)的隐语,用“圣人”作为“清酒”(好酒,酒以清为贵)的语。“清圣浊贤”便成了酒的代名词。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东晋大将军桓温手 下的一位官吏,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从事是官名)。青州是地名,在现在的山东。青州下面有一个地方叫做齐郡,“齐”喻“肚脐”,好酒叫做“青州从事”,是因为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肚脐这个部位。
他称劣酒为“平原督邮”(督邮也是官名)。因为平原下辖有一一个县,叫做县,“鬲”与“膈”同音“平原督邮”意思是说喝到劣酒.酒气只能通到膈部。“青州从事, 平原督邮”也成了好酒与劣酒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