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
基本假设
人类的思维模式形成与狩猎-采集时代,因此与当时的环境相适应。而后来的一万多年的文明社会,则很少改变人类的先天性的心理。因此,进化心理学只研究在进化史上多代反复出现的【而不是偶发的现象】那些问题,这些问题进化出人类固定的心理模块。
思维模式的起源。
把人类的心理模式视为一种动物性状,正如其他各种性状一样,这种性状来自生物进化。因此人类的思维【以及行为】模式,就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只有有助于其自身传播的设计,才有利于其自身传播。
也就是说,有利于传播的心理学特征才会被保存下来。
举个例子
比如说,进化心理学如何解释母爱超越父爱?因为母亲可以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而父亲却不能确定。父亲投入太多的,可能浪费基因。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父亲只要交配一次就可能留下孩子,因此父亲的最佳策略是多交配。而母亲不管一年交配多少次,最多也就有一个孩子。因此女人的最佳繁殖策略,是保证每个孩子的成活率。这就导致男女的性爱和孩子的爱的不同策略。
那为何会进化出诸如焦虑之类的情绪?
举个例子,你想交个女朋友,你很焦虑,这是因为你的原始大脑告诉你“生存很重要,与陌生人打交道很危险”。原始大脑总是倾向于过度保护我们。如果我们被原始大脑所操纵,生活毫无疑问会失去很多乐趣!
由于人类的快速发展基本在近一万年,而思维起源确是近百万年,所以脑子里还是想着保护你。(狩猎时代的思维)
有何不足?
1.实证缺乏
2.忽视文化的影响
个人观点
进化心理学能解释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有点伪科学的感觉。
参考
《进化心理学》 - 第七章
(16 条消息)进化心理学有哪些缺陷? - 知乎
科学松鼠会 » 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