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学了十年的英语,按照最最保守每周三个小时计算,十年就1560个小时。 虽然过了四六级,但是要把英语做工作语言,很多人还是第一反应,啊,我英语不行的。
去年有个段子,有个家长问5岁孩子4000英语词汇够么?答约,在美国够了,在北京海淀不够。
难道孩子还要重蹈覆辙,走我们学习英语的老路?
已经有小学生在看哈利波特原著,小学高年级已经达到大学四六级水平,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会忍不住想,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省下他学习的时间呢?
大宝即将上小学五年级,这几年为她英语的开支不下于十万,然而,在学校里,她还是不怎么能用英语来表达自己观点。老师也提出的期望,希望能尽快提升英语。
那让我们展望:
孩子能够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第一步是听得懂,一听到Apple就联想到实物苹果,而不是看看Apple就把它翻译成中文,然后才能想到食物。柚子现在听到一个不懂的英文就会问我,这是什么意思?这孩子就希望翻译成他能理解的语言。那么对待孩子的期望,我们能全盘接纳么?显然是不行的,文字类的学习,是要实实在在付出时间与精力的,有人总结为,学习是反人性的,所以需要外在的约束。曾经去过一家高端国际幼儿园,浸入式学习是通过一天中文,一天英文来达到双语目的,在一整天里只说一种语言,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环境压力。
有家长抱怨,学了一学期,孩子就记住几个单词。性价比太低了,学习英语没有用。
爸爸妈妈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孩子是怎么学会说话的?是一开始就可以表达么?
不是的,很多孩子都是在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过半年甚至一岁才开始输出语言。而一开始只能叠字,爸爸/妈妈/奶奶。。。然后过度到3个字,妈妈抱,宝宝喝,然后5个字,再慢慢的往上升班。
有的家长立即表示,这个还不简单,我播放英文儿童,从早到晚播放,就不怕跟不上。确实看到有的家长从早到晚给孩子播放英语,以为孩子的听力就会提升,学习起来也事半功倍。但是现实就是啪啪打脸,孩子屏蔽英语,只会当作噪音,反倒影响了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
琴童的要求是每天都必须练习,一日不练老师听得出,三日不练呢?不敢上课,钢琴老师的脸黑得那叫个啥。如果一周只能练习3个小时,那么安排天天练习半小时,远胜过一次或者两次一个半小时。手指头才能记住。
讲到英语,高频多次少量时间的重复,效果远远胜于低频大量时间练习。每周两次的线下学习,至少要1万5,而孩子在去的路上,发脾气闹情绪也是常有,想想这1.5小时学费要接近300,自己陪孩子还得耗时间,还不如去吃顿饭呢。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至少8小时,这段时间没好好利用的话,额外又去补习英语,那真是浪费了孩子的时间。
我的期望是,从3岁开始学习,十年的时间,小学毕业基本达到高考听说读写水平,剩下的就是保持,初中高中为其他学科腾出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