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
01
生活中过的并不如意的人太多了,每天被现实折磨得死去活来却还要依然保持微笑迎接明天的太阳,即使遇到阴天也要当作是昨天的晴天继续前行。或许这就是生活,在昏暗的日子里找寻属于自己的光,不会变成行尸走肉可也活不得痛快。
很多人做着与自己梦想背道而驰的事,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日子,挤着最早的高峰地铁,吃着最方便的快餐,喝着最廉价的速溶咖啡,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日复一日往复如此,即使是看不到的尽头也从未停歇,因为从不敢停歇。
看到很多人在知乎中寻找答案,如何让自己每天可以活的轻松一点?或许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问问,现在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吗?不是一定比是多!不但不是,可能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
02
这让我想到一个朋友的故事,朋友明年即将研究生毕业,每次和他谈起大学生活的几年都感慨万千,在学习生涯里最轻松的几年他每天却过的疲惫不堪。
朋友家住农村,高考那一年,弟弟考上了复旦大学,他也考上了北京一所985/211高校。
哥俩双双中榜,为家里争足了气,本是高兴的事,可家里只靠地里的微薄收入供哥俩平时读书都困难,家里砸锅卖铁也只交得起一个人的学费;朋友毅然决然将学费让给了弟弟,暑假兼职打工赚的钱全给弟弟上大学作生活费和车费,自己买了到北京的车票后就剩下两百块钱。
北京物价高,两百块钱省吃俭用不到两周就没了,来北京的第一天就要考虑如何活下去,知道能申请助学金马上给学校提交申请材料,可助学金申请需要时间根本不足以到他花完两百块前拿到助学金。
来学校的第一周就在学校周边找各种兼职,还好学校在城区,找到份兼职并不算难;报到第二天就开始在学校周边发传单,一天下来赚了八十块,朋友说他那八十块钱都是面子赚回来的,说的高尚点是他的颜值赚回来的;其实我们都明白,大学里的新同学因为叫不出他名字,见他就问他你是那天在街上发传单的同学吗?虽然无意,可辛酸也只有自己知道。
靠发了一段时间传单,朋友第一个月生活费也有了保障,后来接着又找到肯德基收银员的工作,每周周一到周五五点站到晚上十一点,周六日整天,做了一个月,累了一个月,拿到3500块的工资,给自己和弟弟哥俩换了个智能手机,老年机没微信,换了手机后,大学班群里突然多了一个人后所有人才知道原来班群里少过一个人。
拿到人生第一桶金,别提多高兴,有了鼓励,他离开肯德基又继续找了各种各样的兼职,地推、家教、电销、展会服务员、礼仪等等,最多的时候每周做四份兼职,每天十二点回宿舍被宿舍阿姨记了无数晚归,舍友都劝他不用这么拼有困难可以帮助他,可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没人会心安理得接受别人的施舍。
03
上大学第一年靠着兼职他成功实现经济独立,有时还能给家里补贴家用;在繁忙的日子里,为了兼顾学校课程学习,每次外出兼职都带着各种各样他自制的笔记,只为休息间隙能喵两眼。
大学第一学年结束,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他的成绩排名全班第二,班里唯一有两个人的综合成绩上九十分,就是他和第一名,并且还以六百多分的成绩过了英语四级;国家奖学金的候选人自然落到了他和第一名,班里同学都知道他家里困难,第一名果断退出国奖的争夺。
答辩的时候他的眼泪在眼珠子里打转,细数大一整年做过的一切,过的比高三还累,没有规律的生活,很多时候忘了吃午饭吃口面包就过去,托着疲惫的身体暗自在回学校的路上流泪,可他心里明白即使再累也要依然努力。
大二上学期另所有人惊讶的是他联合集音社的一些社员创办了二胡社,这个时候同学才知道原来这个素不起眼的同学会拉二胡。社团里的成员虽然家境不算困难,可也不算富裕,他带着社团到敬老院志愿表演,拉外联到企业公司的聚会上表演,有时去商场,展会,甚至街头,只要有人愿意听还能得到报酬不论多少他们都去,有一次他拉到一个愿意出两千块让他们作为晚会的表演嘉宾的公司,表演结束后他用这两千块钱给社团每个成员做了一套属于二胡社的社服;后面他拉到越来越多的外联,无论报酬多少,没有表演了就带着大家做兼职,用了一年的时间硬是带着二胡社从学校的两星社团评比为五星社团,成员也从五个人变为三十个人。
后来的时光他为了交上每年的学费,每学期暑假呆在北京做着各种各样的兼职,只在寒假春节回家几天;大三下学期得知自己拥有保研的资格,为了和弟弟在一块,他开始准备复旦的保研材料,参加复旦的冬令营,毕业那年成功收到复旦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而我留在本校看着他一手创办起来的二胡社变得越来越好。
04
他离开北京去上海的两年,深知他忙几乎和他没有联系,前几天突然收到他的微信,说明年就毕业了,毕业后打算回家乡县城买一套房给父母,哥俩计划在当地开办艺术中心,中心开设钢琴、吉他、声乐、绘画等课程,请专门的老师教授。
对了还教二胡,二胡老师是他。
几百字的留言占满了我的微信界面,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哥俩没问家里要过一分钱,每一年还能给家里打钱,没想到这么多年父母把哥俩打给家里的钱存起来加上哥俩平时兼职和奖学金的积蓄也可以在家乡县城中买上一套不错的房子。
那天和他聊到了很久,听他吐槽研究生科研压力的巨大,还好导师人好尽量不给他太多任务他才有时间兼职,也听他抱怨弟弟最近谈了女朋友忽视了他更后悔自己只顾着挣钱错过了好几个女孩;我只能吐槽他,主要恋爱这事求不得,主要还得靠颜值,不然还是和钱过一辈子吧!
我问他,现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吗,他很久才回复我一句话:实现了,虽然开始有些事与愿违,但总归是实现了。
的确是这样的,朋友小时候奶奶去世早,一把破旧的二胡成了爷爷唯一的寄托,听爷爷讲,年轻的时候奶奶最爱听爷爷拉的二胡,相信有一天爷爷能站在更大的舞台而她会是爷爷最好的听众,爷爷说奶奶确实是最好的听众,可没等到他站到最大的舞台。
爷爷希望哥俩学习二胡,学习音乐,每周都趁放假时间教哥俩拉二胡;高中考大学,爷爷说希望哥俩能考上音乐学院,这样就有机会去到更大的舞台,可只有家里人知道上音乐学院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四毕业典礼晚会,朋友的二胡社被学校邀请做最后的压轴表演,最后的演出,最大的舞台,实现梦想的时刻到了,朋友将爷爷接到北京,没有对接,没有排练,晚会当晚,会场几千人没人注意二胡社三十人在舞台上分成左右两拨,而中央放着一把木椅。
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全场灯光熄灭,一束远光在最高处投射向木椅,没有喧闹,没有散场,一位老者,一席素衣,一把二胡,步履蹒跚,走向木椅,缓缓坐下,腿支琴筒,手持琴杆,双手微颤,额头微汗,胡弦声起,如朝如暮,如泣如诉。
那一晚,他实现了他的梦想。
结束表演,他带爷爷转了一圈自己的学校,爷爷直说音乐学院就是好啊,学校大!舞台大!可惜了你奶奶没有我这么有福分来看看。
高考结束那年,家里人都瞒着爷爷,哥俩都考上了音乐学院,以后可以去大城市找专门的二胡老师学习二胡了。
没想到一瞒就是这么多年。但庆幸的是,爷爷还拉得起二胡,还记得起奶奶。
05
时常会感叹自己不是幸运的人,不是名门望族更非书香门第,没有与生俱来的过人天赋更没有轻易可以选择梦想的权利和勇气,活到奋斗的年纪发现不是一腔热血就可以成功,好像长大了才知道原来值得挥霍的青春也不过这些日子。
似乎幸运的人就该拥有我们所有的无法触及,可生命从来不静止,生活从来不寒暄,艰难的日子里也有柔软的时光,不是幸运的人也要做庆幸的人。
庆幸留存在童年里的天真还未忘却,平淡的青春里遇到的我们还未散,庆幸拥有我们的父母还健在,互相很恩爱,庆幸自己在事与愿违的人生里,依然期待,依然热爱,依然勇敢前行。
-END-
微信公众号:一川坊
微博:@一川坊
微博:@一川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