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时空对话]

这一章老子认为一个人在为人做事的时候应当禁欲慎言,处处事事要以“和”为贵。因为“和”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常态。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和”呢?老子总结出了四个途径和方法:

1、挫其锐。(尖锐的东西是容易断折不能长保的,把尖锐的东西磨去了,可以避免断折的危险。)

2、解其纷。(各人从片面的观点出发,坚持着自己的意见,以排斥别人的意见,因而是非纷纭,无所适从,解纷的办法,在于要大家从全面来看问题,放弃各自片面的意见。)

3、和其光。(凡是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必然有照射不到的阴暗的一面存在,只看到了照射着的一面,忽略了照射不着的另一面,是不算真正懂得光的道理的,只有把‘负阴’、‘抱阳’的两面情况都统一地加以掌握了,然后才能懂得‘用其光,复归其明’的道理。)

4、同其尘。(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灰尘,人世间纷繁复杂的情况也是如此,超脱尘世的想法与做法是不现实的,众人皆浊我独清的想法与做法是行不通的,这些都是只懂得对立一面的道理,不懂得统一一面的道理。)

老子要求人们要加强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混同尘世,不分亲疏、利害、贵贱,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对待一切人和物。如此,人和人的关系就和谐了,天下也就大治了。

因此,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即修养非常高的人,能够达到“玄同”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个境界之后,就可以把“和”应用得出神入化了,具体说就是:对于事物好的方面,任其自然发挥作用,对不好的方面,也能因势利导,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样万事万物就可以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3,630评论 4 81
  • 陪伴孩子的日常,总会遇到孩子不小心弄坏别人的东西。视物品的贵重程度和主人的反应情况,事件的严重程度会大不相同。而...
    磊磊Eva阅读 4,818评论 0 0
  • 一年前,不知怎地,他找到了我的Facebook,随后给我留了言,说“你好,我是睿熙”。我点开了他的头像,俨然是一个...
    蝶舞沧海ing阅读 1,270评论 0 2
  • 今天的任务是完成第4、5、6章,如果说在第四章之前的内容我还算有点基础能理解的话,那第五章开始,就十分枯燥了,第...
    brave2017阅读 67评论 0 0
  • 一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在外漂泊的时光是属于思念的,尽...
    chuanyu2015阅读 337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