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个模糊的概念,也是被滥用的概念,人们将人与人的善意、相互的牵挂、友情、默契理解糅合掺杂夸大成若有若无的爱,误导着年轻的灵魂,追逐一个又一个虚幻的影子。
爱是感情,而爱人是技术。所以说爱人很难啊,真了不起。
单纯地传达自己的感情并不是爱,总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的是爱。体会到了对方的心情与处境却无视它,急于表达自我的感受,这行为自私浅薄又愚蠢。“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说“我爱你”不是用语言来掩饰自己的努力吗?用行动来爱,不给对方负担,不求回报,而不是简单的求偶手段,即使无法传达那样的心情,仅仅因给予就能感到快乐,也能继续爱下去。也正由此,爱产生了一种时滞性,被爱的人们总是“当时不觉,事后怀念”,像是预支的快乐,在爱消失后的黑暗沉默中更反衬出当时的一片热烈光明。寂寞地爱看似卑微但却拥有随时收回的权利,像风一样来去自由。这样说来,寂寞不求回报的爱才是最高的纯爱。
于我而言,仔细回顾,也从未收到过真的爱,也从未真正爱人,单纯因付出而快乐的情绪是怎么样呢?不知道。我们被误导,将依恋,友情各种情感羁绊都视作爱的虚无幻象——浅薄的爱。我们找寻一个幻像或者说是另一部分的精神表达,渴望与世界产生连结,渴望被理解支撑,因此我们钟爱找寻相似的自己,想成为的自己,或者逃避的那个自我。不顾他人的感受,追逐幻象,匆忙付出又渴求爱的回报,在心里计算着收支平衡,自私丑陋,也因此产生了更多其他的情感,比如嫉妒、憎恨。
浅薄的爱带来苦痛挣扎,获得的满足感却也不高,人们沉迷于此,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软弱,因为没有体会过自我实现和社会肯定的满足感,而退而求其次地追寻某个人的肯定,以此掩饰自己的失败。
爱人是技术。要学习的很多,如何分辨爱,如何正确地体悟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再适当地表达自我,在不会造成对方困扰的情况下如何爱他人。爱消失了如何好好说话,好好自处,这都是课题。理想的状态是,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准备,失去这份爱。不害怕失去的寂寞的爱,只是和自己的付出成长所相关的爱。
这样说来,爱是几乎不存于世的奢侈,爱自己更实际更有意义,投资回报比更高,稳住心神,向内寻找自身的力量,学会爱自己,才能拥有长久平和的快乐。真正爱自己的人又有多少呢?因为做不到爱自己,所以尝试着找个人去替你爱自己是愚痴。因为爱自己不够,所以别人哪怕表现出轻微的爱意,也会让你心神震荡,获得满足,沉溺于此是人世的可悲也是幸福。
但人类的心没有办法完全按理智所运行,随便写写,希望能舍弃情绪离机器人运行更近一步吧,也许有一天能学会如何去爱,这世间的万物,都因为相信,才可能看到。
(图片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