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歧义,只是不甘自身的变化。
那天闲来之意,翻看着过去的空间。看到自己以前发过的说说 “我愿饭菜不食,水墨撑死,文笔重磅。” 配的还是一张深夜熬着困意写文的照片。
也有朋友问过我,“还有坚持那引以为傲的写作吗?”,而偏偏我的答案是,“······”。
出国留学以后会时常问自己,最喜欢还是中国文学呢,为什么就成了上一代口中的崇洋媚外?当初还在全班面前信誓旦旦地立誓非考上香港中文大学不可呢,可到底如今又如何?来之前囤的一海文学书该是没人碰,铺满尘了吧?
也难怪,成了逻辑怪。
这种感觉究竟从何而来?
大概是,和朋友之间交流时慢慢淡忘的语言能力。
或是,中文文学在我环境出现的次数日益减少。
又抑或,每每提笔下定决心要写作时没了当初的才思泉涌吧。
但更真真切切的,偏是与优越感共存的事件。
到了美国的高中后,或许是性格问题,也可能是语言问题。
我话逐渐变得话不多。
但是,在国内学的知识并没有遗忘。我总是能轻易地在别人纠结的数学题目上,勾勒出完美的计算过程。在同学眼中,我成了那个很聪明的人。轻而易举地拿到了满分,没有挂科一说。优越感会随着每一次好成绩地到来而随之将至。
还有,逻辑怪的别扭感。
第一个交卷的时候,迎接来的有羡慕的眼神,但更多的是像在看怪人。大家似乎相信我是机器人,没有情感,不需要朋友,能独来独往,甚至能把握各种难题。而随之迎来的第一评价,聪明。而也是唯一评价,聪明,仅此而已。
其实也曾有无数次逼迫内向的自己开口主动交朋友,可才发现,他们已经给你安了标签。“聪明(antisocial weirdo)”
有次课堂上,老师问班上的同学——“猜猜我是什么时候结的婚?”
似乎没任何特别的地方,偏偏答案却四面八方。有些甚至猜是未成年。
不过未成年怀孕倒是一直以来都不是什么大事。
最不适的,是老师最后的一句说我猜的比较接近,并且配上了一对意味深长的眼神。
看到那个眼神后,我慌了,也乱了。
连忙解释,“我是根据老师的现在的年龄,就像你说的34岁。再看看你孩子如今6岁多快7岁,那么生孩子的时候是28岁左右。怀胎十月再加上一年的新婚期,26岁左右吧。”
话完,我更觉得不知所措了。
听着更像是逻辑怪啊。
而老师的表情也显然如此。
或许很普通,但平时的我真的不怎么说话。 恰巧对于分析有如此在行。是会吓人的。
昨天关于选专业的问题,和父母聊了很久。
对于就业问题我一直都摇摆不定,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是 “没想过当明星,没换过梦想,都不算童年。” 还是 “谁年轻时候没换过几个专业呢?”。
而父母给我的回答都是,“做自己喜欢的当然最好。”
相信很多人,从很多不同的人那里都听过吧。
其实,每当听到都觉得是笑话。
到最后,我的选课,除了必修的英语,其他都是理科。
“我喜欢的是写作,是中国文学。总不能去一家来连中文学习都没有的高中都中国文学吧?”我是这么反问父母的。
这篇文章的最后最后。
我不是抱怨,不是散发负能量,更不是想批评那些通过逻辑生活的人,因为反倒是让人佩服,是通过实力而去获得自己想要的。
其实,这篇文章。更多的是想让看文章的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像你一样被现实消磨着,却依然在坚持的人。(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放弃)
选择了理科和因为不合群而觉得我是怪人。但,嘿,我在美国的深夜,熬着困完成这篇文章。撑着眼睛给你们鸡汤。
经历过,知道没人理解自己的愿望和对于自己的无能而闷闷不乐。消沉。但只要是最爱的。管他呢。
别人怎么看,不管,能不能成功,不管。至少此时此刻我在享受自己的喜好。
至少,我在此时此刻,不再是逻辑怪。不去想分析会有多少看,多少人点赞,多少人喜欢,多少人讨厌。
我去想的是,我完成了。(可以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