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终结》

    时间之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仰望与想象的舞台。回到过去抑或前往未来。每当我们情不自禁想要回到过去,往往是因为悔恨或想要追回失去的。想要前往未来又是出于对未知的好奇。

人终究无法成为上帝

    人类被赋予短暂且脆弱的生命,所以它才显得格外珍贵。永恒之人能够跨越时空,以上帝视角来观察甚至修正现实。他穿越漫长的时间,为了世界的正常运行付之努力,长久以往,渐渐失去了作为“人”的一些属性。好似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全世界亿万人们的生命逐渐成为抽象的概念。这或许就是从极为宏观的视角看到的吧。

    然而看似扮演上帝的永恒之人骨子里依然是人。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拥有感情和思想。看似冷酷无情的他们却时刻面临着人格危机。不乏为一己之私犯下大罪,为心爱之人对抗全世界,也不乏政治斗争和妒忌之心。

    这也是我从中体会到的第一层深意——即使手握重权和责任,人心最深处还是会导向一己之私。人终究无法成为上帝!

    就像古时的王侯将相,纵使贤明,又有多少因个人恩怨引发战争,导致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悲剧呢?《冰与火》原著中,当年轻的骑士随军四处征战、九死一生、家破人亡,还不知如此拼命是为谁而战。

    我们没有人能成为上帝,所以才建立了国家与法律吧。

    人类的进化与未来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永恒世界使用变革技术去除战争等威胁时,看似为全人类营造幸福安全的环境,实则扼杀了在困难中挣扎前行的可能性。人类很晚才发展出星际技术,因而被其他星际文明占得先机,导致毁灭。

    也没有人会喜欢宿命论。如同玩偶一般被命运之线操纵。对应了我们骨子里对自我宝贵生命与时间的支配愿望。生命只有一次,它只属于我自己!

    《海伯利安》里的神父被寄生了拥有复活能力的十字形。但发现随着每一次复活,就会渐渐失去思想和性征。最后成为不死的行尸走肉。

    在后传《安迪密恩》里,十字形得到完善,去除了副作用,真正赋予人类不死的能力。可也引发了人们对自我的自大,死亡变得廉价,而生命又变得更宝贵(如果十字形被毁灭才意味着死亡)。人类失去了对外拓展和探索的意愿,进而排斥和扑杀星际间不同进化方向的人类文明。十字形这样的计划以失败告终,最终的人类文明得以遍布全银河,并拥有无数种不同的进化演变形式。

    永生或许不是生命最好、最终极的形态。拥有有限的时间,珍惜当下,灿烂绽放才是它应有的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作者 艾萨克·阿西莫夫,俄裔美籍作家,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曾获雨果奖和星云终生成就“大师奖”。他提出了著名的“...
    Zgmdada阅读 2,451评论 0 4
  • 提要 《永恒的终结》是阿西莫夫完成于1955年的杰作。这本书是阿西莫夫第一本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科幻小说,讲清楚了关...
    旭蒸日上阅读 828评论 0 1
  • 我们先谈第一部分,从书中的脑洞入手,看看这个神奇的“永恒时空”是怎么分工、怎么运作的。 首先,永恒时空的工作人...
    万溪阅读 586评论 0 2
  • 【第317篇:荐书《永恒的终结》】 神作! 刚看完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掌握了本书的故事大纲,可以写书评了。拿起笔思考...
    麦焰阅读 1,126评论 1 2
  •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是上世纪的俄裔美籍作家,被赞誉为“神一样的人”。他一生著作颇丰,500本书...
    梅子手记阅读 7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