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俄罗斯钢琴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梳理与思考

近段时间阅读在钢琴艺术上发表,由孟令帅撰写的《俄罗斯钢琴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文章以俄罗斯四大钢琴流派为中心,回答了俄罗斯四大钢琴流派是什么、俄罗斯四大钢琴流派有什么特点以及他们的师承关系、为什么俄罗斯钢琴艺术能如此之经久不衰,独成一派这几个问题。

首先笔者对于关于俄罗斯四大钢琴流派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如下图):


作者将俄罗斯选手在“萧邦国际钢琴大赛”“柴可夫国家音乐比赛”“比利时布鲁塞尔伊丽莎白王太后音乐比赛”这三大赛事的获奖情况进行了梳理,其中俄罗斯选手的获奖数量是惊人的,整个20世纪至今,俄派钢琴家在世界各大比赛的第一名占有率平均在世界所有第一名的45%以上。作者认为培养这些钢琴天才,得益于培养天才的“土壤”及辛勤的“园丁”,以此梳理以克列门蒂与车尔尼、李斯特三位钢琴巨匠为首的师承关系,笔者整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大括号不表示严格的师承关系

由以上四张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俄罗斯钢琴艺术在继承欧洲钢琴艺术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钢琴学派。这便是作者提到的辛勤的“园丁”,那么优渥的“土壤”则是俄罗斯钢琴艺术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原因,笔者总结如下:


写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我国的钢琴教育发展。与俄罗斯一样,钢琴并不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也是“舶来品”。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俄罗斯钢琴艺术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参考性。作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能切身的感受到我所处的教育环境在慢慢的往好的方向发生变化,例如越来越多与国外音乐家的交流机会,国家对音乐教育的投资也越来越大。但有两点从我切身感受上我认为稍有欠缺一、学术交流的时间太短。近期大大小小的学术交流活动确实很多,“全球音乐校长交流大会”等,很多名家确实给我们开展了讲座、大师班,但是从整个教学周期来看,我认为时间太短,如果能有一个三年或者五年甚至长远的具体的教学计划,提高一代人的钢琴演奏、钢琴教育能力,这是再好不过的了。二、对学生个性化的管理不够到位。我身边很多音乐教育系钢琴教育的同学每周只是单纯的上钢琴技能课,专业老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非常精细的培养方案。这篇文章提到:柴院的每个教研室都会为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制定教学计划。从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发现我系有部分教师相当负责,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部分教师则是“泛泛而教”,并没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特性,学生与老师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其他的也就没有必要谈了。


了解俄罗斯钢琴艺术的历史与发展,不仅仅在专业技能方面丰富了我们知识体系,从完善整个教育体系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案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编作为一名资深拖延症患者,久病成医,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拖延症”那些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真心不想做...
    _南城啊阅读 637评论 0 1
  • 小别几天,还真的有恍如隔世的小感觉,其实并不曾离开,隔着小小的手机屏,看着你们的文字,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有时候,...
    周舟_2983阅读 144评论 1 1
  • 一缕忠魂,诉不尽慷慨悲歌,面恶谁知我? 节孝双全,逃不过生离死别,心明要谁知? 浩髯神目大红袍,雪剑折扇万卷书。 ...
    易郁生阅读 1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