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这样的哲理小故事:
一位青年感觉很迷茫,于是向禅师请教。
禅师问青年:“你觉得是一锭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青年立即答道:“当然是金子啊!”
禅师笑了笑,继续问:“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
青年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答案自然就不同。
只有真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同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三观一致才能走得到一起。
三观不同,永远不会是一路人。
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易经》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志趣相投的人,自然会产生共鸣;三观一致的人,自然会走到一起。
经历的事情越多,也越明白,人与人之间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就是三观不合罢了。
还记得“割席绝交”的故事吗?
三国时,魏国的管宁和华歆是同窗好友。
管宁淡泊名利,一心钻研学问;华歆却羡慕权势,贪图富贵。
有一次,他们同坐一张席子上读书,一个大官坐着华贵的车子路过,管宁还是像原来一样全神贯注看书,而华歆丢下了书本追着看。
华歆回来后,管宁拔出身上的刀,把两人同坐的席子割断,淡淡地说: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朋友。”
《论语》中有言:“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若是三观不合,彼此不能理解对方的想法,互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何必继续为友。
三观不合的两个人,就像两条相交线,走着走着分歧就会越来越明显,无论走多远都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两个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只会让彼此越来越累。
是的,凡是让你费力的关系,都是错的。
正所谓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趁早远离。
层次不同,不与争辩
歌德曾说过:
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思想情感完全相同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想法难免会有差异。
俗话说:“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和三观相投的人辩论,是一种乐趣;反之,就是一种煎熬。
深以为然,永远不要和三观不同的人争辩。
话不投机半句多,和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多说半句话都是在浪费唇舌。
庄子和惠子那段“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庄子和惠子出游,在池塘边欣赏鱼儿。
庄子看着水里的鱼,突然兴奋地说:
“鲦鱼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问:
“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回答说: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很多时候,我们各自所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观点自然也不尽相同。
就像有句话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对于观点的差异,不需要急着寻求对方的认可,如果盲目去争辩,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论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三观不同的两个人,没必要去强求对方的认可。
三观不同,不必争辩。
三观一致的人,你不解释,他也心有灵犀;
三观不合的人,解释再多都是对牛弹琴。
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
真的很重要
岳飞曾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没有知己,纵然弹断琴弦,也激不起一朵浪花,只是平添一抹悲凄。
朋友不在多,贵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
有时候,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和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即使什么也不说,彼此也能心领神会。
李白和杜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他们认识的时候,两人相差十岁。
那年的李白正处在人生的谷底,庆幸的是他遇见了杜甫。
两人一见如故,欣赏彼此的才华,意气相投。
他们在精神上有着相同的默契,在三观上有着一致的思想,互相给彼此都带来了启发。
虽然两人只见过三次面,却早已把对方视作知己。
他们“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同往开封、商丘游历,次年他们又同游山东,一起喝酒,赋诗作歌。
三观一致的两人,就像是对方黑暗中的烛火,在人生某些迷茫的时刻,照亮对方。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
就像韩寒曾说得那样: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
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
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
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和三观相投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不仅相处舒适,还会促进彼此的成长。
《千与千寻》有一段话,写得既真实又美好:
人生就是一辆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路口,没有一个人可以自始至终陪你走完,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
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因为,说不定下一站,会有另一个人陪你走得更远。
三观相合的人会互相吸引,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
三观不合的人,终会渐行渐远,永远不会是一路人。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要浪费在与你背道而驰的人身上。
正所谓朋友三千,不如知己一人。
三观不合,何必为友。
愿你早点遇到与你三观一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