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如下的烦恼:
喜欢读书,而又懒得记笔记;
发现书中的金句就随手划线标注;
遇到有触动的思想或灵感就写到笔记本上。
而当你写作要用到时,却又忘了曾经在哪里标注过或在哪个笔记本里记过。此时会忽然感觉:原来读过的书“白读了”、记过的笔记“白记了”。
最近读了一本书《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卡片笔记写作法》,以上存在的问题,里面都一一给出了答案,并给我们提供了一套简便实用的解决方法。
被誉为“当代黑格尔”的德国社会学教授卢曼,发明了卡片盒笔记法,他用这个方法积累了9万张知识卡片,出版了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
这本书的作者申克·阿伦斯,受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启发,建立了阅读、笔记、写作的整套流程和方法。用笔记系统构建自己的外脑,重新塑造学习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让人人都可以拥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库,轻松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获得终身成长的认知复利。
接下来,我们先从学习输入开始了解。
读书时写笔记,既加深理解,又助力写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写作是“炊”,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储存“米”,也就是写作的思想和素材,主要来源于我们平时读书的积累。
1.笔记能够让我们理解和记住所读到的东西
读书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我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获取知识、技能或无法预知的洞见和思想。
但我们的大脑不是电脑,特别容易淡忘,所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我们储备“米”的一条必经之路。
如果读书不记笔记,我们产生的想法或灵感往往会转瞬即逝。然而我们往往很自信,当时记忆清晰,有时懒得动笔,但经不住时间的侵蚀。本杰明·富兰克林说:
“我建议你在阅读时手里拿支笔,在小本子上记下你觉得常见的或可能有用的简短提示,因为这将是把这种痕迹印在你的记忆中的最好方法。”
就像现在,如果让你回忆读过的第一本小说,书中最值得你铭记的一句名言是什么?或者你读过的很喜欢的一本书,其中最触动你的一句话是什么?想必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不记得了。
在读书时遇到的好句子、新想法,我们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写下来,才能说明我们是真正的理解了,它可以巩固我们的思想。
2.笔记是我们写作的重要素材
喜欢读书的人,大都喜欢记笔记。这些笔记包含了我们曾经汲取的新知识、新思维,甚至是一念而过的新灵感。笔记是日积月累的素材库,值得我们每天去写。
如果你想长期学习某样东西,就必须把它写下来,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某件事情,你就必须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就像卡片笔记法的发明者卢曼一样,其实著作等身只需要每天写下6张卡片笔记,就能拥有一个强大的、终生受用的知识资料库。
当要写作时,只凭记忆,是非常烧脑的,这迫使我们会想起曾经记录过的某些东西。此时,笔记就成了我们写作的重要素材。
学习的输入是为了输出,写作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写作,是新时代人人都需要的能力
写作并非只是作家或文字工作者的专属。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计划、总结、申请、汇报等,都是写作。尤其是现代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作者,写作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
1.你的知识或成果,只有公之于众才有意义
古往今来,人类绝大部分文化成果和重要思想,都是利用文字传承下来的。而现代社会,无论是文化传播,或者个人的求职简历,也都是需要通过写作来呈现。
尤其是在学术界,你独道的见解、新发现、研究成果,如果只有你自己知道,那几乎等于没有。
如果想把你的成果公之于众,就必须把它形成文字写出来,让人们去阅读,这样传播开来才有意义,否则你的成果没有任何意义。
就如同我们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认为已经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但当人们阅读后,所反应的并非是你的真实意图。此时,你的本意不再重要了,而是你写出来的内容更加重要。
这就意味着我们写作的文章,就是我们对成果的公开见解。因此,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写作,可以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
当我们开始有意识地重视写作,我们的阅读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在读书时,我们会习惯性地随手拿支笔。但并不可能把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只取我们需要的,或对我们有启发的,这就会促使我们读得很仔细、很专注。
如此,我们就更容易记住重要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笔记。避免了空泛阅读和瞬间记忆的尴尬 。
带着写作的目的去读书,使我们能够源源不断地积累“米”,以便随时可以“炊”。
可在现实中,面对数年来一摞一摞的笔记,当我们写作时,不可能一本一本的去翻找,变得无从下手,很难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写作中。而卢曼的卡片笔记法,攻克了所有读书写作者面临的这一重大难题。
卡片盒笔记法让写作水到渠成,源源不断
卡片笔记,顾名思义就是把笔记写在卡片上。但是它与传统笔记系统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多了一个盒子,即卡片笔记盒。
1.卢曼卡片笔记盒不再是笔记的归档,而是思想的发酵场
我们平时的笔记,写完了就会放起来,很少再去用到它。就像已经发布过的文件一样,被归档保存。而我们当初记录的那些精华和灵感,就这样消失在笔记本里,很难再被利用到。
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一套从记笔记、分类、编号、存入卡片盒,到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结、提取等管理系统。
卢曼卡片笔记分为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
1)闪念笔记
主要是脑海里一闪而过的灵感与想法,只是起到提醒的作用,相当于备忘录,一般2天内就会整理为永久笔记,随后被扔进垃圾桶。
2)文献笔记
是记下自己想记住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无误地记录,不要只是抄写。然后把笔记和参考书目的细节一起保存在文件管理系统中。
3)永久笔记
是指用完整的句子包含必要的信息,并且永远不会被扔掉。每张笔记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以便为后续创作提供灵感。它们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存放在同一个地方,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
最好我们每天都要打开卡片盒看一下永久笔记,思考它们与自己现在的事情有什么关联。从卡片的知识管理系统内自下而上地发展主题、问题和研究课题。
一段时间以后,当积攒到足够多的想法来确定一个写作主题的时候,基于我们所拥有的卡片素材,把这些相关的笔记内容变成我们的初稿。这样,一个主题 、一篇文章就在卡片盒内发酵产生了。
2.人人皆可用的卢曼卡片笔记盒操作简单
正是因为卡片笔记写作简单、易操作,也导致有些人不屑使用。就如铁杵磨针一样,需要刻意练习,坚持去做,才能硕果累累。
我们只需要对我们写过的笔记进行编号,用字母、数字或关键词都可以。比如说,第一条笔记的编号为字母A,那么当你的第二条笔记与第一条无关时,就编号为B;若是和A有关,则编号为A-1。接下来的第三条笔记如果与A有关,而与A-1无关,则编号为A-2;若是与笔记A-1相关或是有所补充,则编号为A-1-1……
卡片盒中已编号的笔记,为了我们随时能再次快速找到它,就需要建立索引。索引卡上记录关键词,并在旁边加上一条或两条笔记卡片的编号。
索引关键词要根据写作者的思维来写。有四类索引:
第一类是主题索引;
第二类是与主题索引类似,只不过是对某一个主题的概括;
第三类是在当前卡片上做索引,标明这条笔记逻辑上的前一条是什么,后一条是什么;
第四类是最常用的索引形式,就是简单的笔记-笔记。
然后,我们就这样不断地日积月累,当笔记足够多时,对于某些主题,自然就会有很多资料和素材来支撑。
此时,我们只需要专注的思考这些笔记内在的联系,然后对素材进行取舍和组织,就形成了完整的文章。这套卡片笔记系统,给我们打开了一条从阅读到写作的阳光大道,简单且高效。
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不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大脑外部的成长知识体系,而且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建立一个正确读书和写作的工作流程,将以往的压力变为一种不断成长的助推器,充满乐趣地进行学习输入与输出,受益终身。正如卢曼所说:
“我并不是什么事都自己想,它们主要是在卡片盒里发生的。”
希望恰好读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读有所获。重新认识读书、笔记和写作,在这个终身成长的年代,如鱼得水,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