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城市发展惠民生——以红色引擎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发展的质量直接关系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发展,就是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让城市建设更有温度、治理更有效能、服务更贴民心,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建强组织堡垒,筑牢城市发展“红色根基”。党建引领城市发展,核心在于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个“主心骨”。要推动党组织向城市治理最末梢延伸,在街道社区建立“大工委”、在网格楼栋设立“党支部”、在项目一线成立“临时党小组”,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联动体系,让党的旗帜在城市每个角落高高飘扬。通过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派驻党建指导员、开展“头雁领航”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服务群众的能力。同时,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机制,让党员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城市发展生动局面。

聚焦民生需求,校准城市发展“民生坐标”。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党建引领必须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发力。要以党组织为纽带,建立“民需收集—支部议事—资源对接—落地见效—群众评价”的闭环机制,把群众诉求作为城市发展的“指挥棒”。在城市更新中,通过“党组织牵头+居民议事会”模式,聚焦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停车位规划、适老化改造等群众关切,推动“改什么、怎么改、改得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在公共服务提升上,依托“党建联建”整合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建立便民服务圈,解决群众“上学难、就医远、养老愁”等问题。例如,针对新市民子女入学问题,由社区党组织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入学需求摸排”,推动学校扩容提质与政策倾斜,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创新治理模式,激活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党建引领城市发展,需要打破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治理瓶颈,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要推动“党建+网格治理”深度融合,将党建力量、执法力量、服务力量下沉网格,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推行“党建+项目攻坚”机制,对城市路网建设、生态环境整治、产业园区升级等重点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包联项目、蹲点攻坚,破解征地拆迁、资金保障、进度滞后等难题;深化“党建+数字赋能”,搭建“智慧党建+城市治理”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键上报、接单办理、实时反馈”,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方联动,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各方力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城市发展共同体。

锤炼过硬作风,保障城市发展“行稳致远”。党建引领城市发展,关键在干部作风,核心在实干担当。要以党建为抓手强化干部教育管理,通过“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摒弃“重建设轻民生、重速度轻质量”的误区。建立“党建+考核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民生改善成效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纳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考核体系,倒逼干部扑下身子解难题。对城市发展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监督问责,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符合群众意愿,每一分投入都用在民生刀刃上,让党建引领下的城市发展既有“速度”更有“温度”,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城市发展无止境,党建引领不停步。唯有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以党建“红”引领城市“兴”,以干部“干”赢得群众“赞”,才能让城市在党的旗帜下不断焕发新活力,成为承载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