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掰玉米,一辈子没这么累过】
转眼,秋已临,热躁换凉风。细细的秋风吹在身上,能浸入身躯,哪怕是虎狼之躯,在早晚时分被秋风一吹,也不由得会打上几个哆嗦。
秋来了,树叶慢慢开始变黄,有的早早的都开始凋落。田地里的各种瓜果蔬菜也走向了下季的时刻,仅存的残果落蔬也被农民摘存蓝中,好把田地侍弄出来种上下一季作物。
此时的玉米也已经苍皮,由青翠变成枯黄,硕大的玉米穗挂在桔杆上,随风打着漂。
玉米已熟,仅经历了百天的生长,就由幼苗结出了硕果。
月余前看着玉米杆还嫩的能掐出水来,一个月后,桔杆已经倒地被送进了养殖场加成了饲料。
田地里已经东一块西一块的有人在收获着,机械轰鸣,人头攒动,车马不停。大街上,小巷里,院落中,到处已经可见金黄的玉米。
这一年,收成看样子还不错。玉米长势比较喜人,穗大饱满,病虫害也较往年少了许多。就是不知道,后期的商品粮收购价格,是否令人满意。
金黄的玉米,金黄的皮,金黄的籽粒,金黄的面粉。玉米,自打成熟后,就要金黄产生了联系。
种玉米,是比麦子要辛劳很多的。就单单收获时的劳作,都要比麦子多出几倍。
掰玉米,不知道如今漂泊在外的农村孩子,可还记得当年的情景。
穿着破衣服,戴着大草帽,钻进两米多高的玉米地里,燥热的天气,密不透风,枯败的玉米叶在身边缠绕,抖落下的残败花粉刺挠着肌肤,挠上一把都是一道痕。
一天劳作下来,脸也黑了,鼻子也堵了。擤出来的鼻涕都是黑的,吐上一口痰都带着黑灰。
最怕还是遇到长虫害的玉米,杆子从上到下都净是虫蛀流出来的液体,混合上各种害虫的粪便,简直不能再恶心。手一摸黏黏糊糊的,甩都甩不掉。
还有各种咬人的蚊蚁,要说咬人最疼的还是七星瓢虫,钻进衣服里,贴身咬上一口,恨不能把那块肉给揪下来。瞬间又疼又痒,用黑漆糊糊的手现一抓更是抓狂到底。
当年可不如现在,机械到地里转一圈回到地头都把玉米穗带过来的。
那时掰玉米,从杆上掰下来,丢成一堆堆的,掰完后用镰刀把桔杆砍出一条路,再开着三蹦子到田里把玉米穗再装进车,运回家倒院里,晚上还得点着灯给玉米穗蜕皮。
就这样白天下地掰玉米、装玉米、拉玉米,晚上回家点灯熬夜去皮,去了皮的玉米留上几片叶子,还得挂到墙上等待风干,以免焐了发霉。
当年的农民是真的苦,一到秋收季节,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齐上阵,一通忙活都得十天半个月。种地多的,还得喊亲戚一起来帮忙做工,不然玉米还没侍弄完,又得收拾田地,要种冬麦了。
每年的秋收,都会赶在中秋国庆期间,上班族都放假渡假的渡假,游玩的游玩。农村的娃得赶紧趁着假期回老家帮父母收玉米。
没日没夜的努力做上几天,假期结束了,农活也忙的差不多了,又要回去上班了。
这就是农民的生活,最忙的就是秋收冬种这垠节上。月余的紧张劳作,累出了一身毛病,腰酸背疼的,只有把冬麦种进地里后,才能算得到些许的休息。
眼下,今年的秋收工作又要拉开战场,忙碌的身影,忙碌的心情,像上紧了的发条,时刻准备投入到战斗中去。不过好在不似以前那么般辛苦,全机械收割,直接拉到家,剩下的就是晾晒工作,等到晒干了,打了籽卖给粮站换成钱,这一季才算是正式结束。
秋收开始了,国庆也快来临了,该回家的农村娃做好回乡下田掰玉米的准备了吗?要时时锻炼一下,就当是忆苦思甜,这样回去写字楼搬砖时,才能感受到还是在卡坐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