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看《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这本书之前,我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谈判;第二,如何进行谈判。
首先,对于“什么是谈判”这个问题,书中第一章节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谈判是交流的一种形态,目的是让对方采取己方所期待的行为。
书中还提到了辩论和演示两个概念。
谈判和辩论都需要准确且清晰的传达主张的能力,不同点在于辩论由中立的第三方作为裁决者,而谈判仅需要双方互相认可、不需要裁决者。
谈判和演示都有“让对方采取己方所期待的行为”这一目的,而差别在于演示需要吸引人的可视化效果,并且与对方互动少;而谈判与对方的互动较多。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谈判,可以简单概括为“逻辑思维、分析需求、清晰表达、灵活应对“这四点。
① 逻辑思维
如果没有逻辑思维的支撑,拥有再多的技术也很难达成良性谈判的条件。逻辑思考为谈判提供思维的支撑。
想要做到有逻辑,就要满足“有明确主张、主张有论据、论据能够正确支持主张“三个要素。
基于逻辑思维的解决问题流程:
A. 明确课题或问题
B. 摸索出多个替代方案
C. 使用适当的评价标准并选择最佳方案
② 分析需求
谈判是为了满足需求,这个需求可能是个人的需求,有可能是组织的需求,还有可能二者皆有。当然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不可能总是一致,也有可能是对立的。
在谈判前,要先去发掘对方的需求。
书中提供了一个SCQA分析模型:
首先确认谈判对手的具体形象,然后描绘谈判对手的稳定情境(S:Situation),摄像破坏稳定情境的障碍(C:Complication),再从S到C的过程中,找出对方的关注点,并以疑问句的形式表现出来(Q:Question),最后思考疑问的答案(A:Answer Analysis)。
需要注意的是,A不是Q的直接答案,需要确认Q的优先顺序,并且Q最好是己方在谈判中的提案。
③ 清晰表达
有了谈判的逻辑思维,也分析出了对方的需求,在表达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清晰,具体是以下三点:
A. 明确主语和谓语
B. 在表达过程中使用逻辑连接词,比如说“因为……”“自……以来”等等
C. 降低表达的抽象度,使用具体词汇而不是抽象词汇,比如,使用“增加”“减少”而非“调整”
④ 灵活应对
谈判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出现变数,想要灵活应对谈判中发生的意外状况,首先是需要保持平常心,不轻易动摇;要有符合逻辑且基于现实的“良性思维”;尽量收集各种对谈判有利的信息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有时候在谈判中让步并不是代表妥协,而是一种战术;如果遇到一些无的谈判战术,能够主动识别并给出适当的应对;另外在所提问题上下功夫,提升谈判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