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终于下雪了,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和恬恬脸上兴奋的表情,果断决定带她到楼下耍一圈。在陪她团雪球时,看到了这一幕。
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从楼道里兴奋的跑出来,大喊着:“下雪了,太好了,我最喜欢雪了,妈妈咱俩打雪仗吧。”
说着便弯腰伸手去团雪球,还没等女孩的手碰到雪,女孩的妈妈立刻阻止了她,“宝贝,别抓雪哈,凉,手会冻掉的。”
女孩很不舍,不肯放弃,再次伸手去抓雪。只见女孩妈妈一下抓住女孩的手,振振有词的说:“妈不是和你说了吗,雪太凉了,摸了会肚肚疼的,乖啊,咱们看看就行了。”
女孩很乖巧,也没有再继续争辩,只是默默的看着飘落的雪花,但已明显落寞失望,刚出来时的兴奋早已烟消云散。
(2)
而之后我看到了另外一幕。
很明显另一位小女孩由于玩雪冻的红彤彤的,妈妈心疼地把女孩的小手放在她的双掌之间揉搓,还关切的询问女孩还想玩吗?
女孩表示没玩够,但感觉冻手。于是女孩妈妈从旁边找到几根小树枝,女孩拿起树枝在雪地上尽情的书画,小鸡,小鸟,女孩开启了无尽的想象和创造模式。
当女孩连小树枝都玩够以后,妈妈继续带着她寻找雪地里的宝藏(小石头),小女孩拾起一个又一个的宝藏,并把他们整理在一块,盖起了石头屋。
整个玩耍的过程,女孩都非常兴奋快乐,尤其当妈妈提出新玩法以后,她更嗨更高兴。
(3)
相信以上两位妈妈都十分的爱自己的宝贝,可是两种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却让两个女孩获得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第一个女孩只能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其他的小朋友尽情的享受大雪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也许她会羡慕,也许她会嫉妒,也许她已习惯于接受妈妈的指挥和安排。
而第二个女孩,随心所欲的释放着自己的天性,当遇到瓶颈以后,妈妈的帮助让她不断突破自我现有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运用工具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等等都在玩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
此时我低头看看恬恬的小手,早已因为抓雪团雪而冻得发红,但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满足,兴奋,快乐和自信。虽有些心疼,我仍然和她畅快淋漓的尽情玩耍,因为我不想扼杀孩子这份爱玩的天性。
(4)
世上哪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有一个祖父母不疼惜自己的孙子孙女,可有时,我们却偏偏打着爱的招牌,来扼杀孩子的天性,控制孩子的成长。
就像最近被闹得沸沸扬扬的林妙可一样,我们在可怜这位花季少女的同时,更多的是指向了她的妈妈。
我们能说她的妈妈不爱她吗?只是她爱的方式太残酷了。她控制了孩子最宝贵的十年的成长,她压抑了孩子最天真无邪的天性,使得孩子逐渐失去了自我和独立的能力,心理成熟度仍然停留在童年的水平。
因为妈妈已经帮她安排好了一切,她的过去的十年,甚至十八年都是被妈妈控制的人生,而她只负责听话即可。
再有前几天被妈妈掀被子跳楼的孩子,我们能说那位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但是正是平时不恰当甚至错误的表达让孩子的负情绪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选择用跳楼这种极端的方式“报复”自己的妈妈。
道理不想讲的太多,看完文中的几个例子后,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感触,有所反思,我们是全心全意爱着孩子的,但是怎样正确的把爱表达出来,才是我们作为父母一生的必修课,莫让我们的爱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