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教你如何进步。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

但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如何用知行合一来使自己进步,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是一知半解,没有办法让自己真正知行合一。

想要得到答案,我们还必须从它的提出者王阳明为突破口,在他一生的为人处事,起起落落中寻找。

首先来说说王阳明这个人,他的人生主要分为两部分:迫害中寻道、建功立业中传道。

迫害中寻道,王阳明真正被迫害时候已是非常有主见、有想法的人,被迫害只是对他的一种历练,而非悟道的关键因素。

而这关键因素,在我看来取决于他小时候就异于常人的专注力和专研精神。

王阳明在七八岁的时候,迷上了中国象棋,那个时候,他不是在和别人玩象棋,就是在去和别人玩象棋的路上。吃饭、睡觉的时候,他的枕头边都摆着棋谱,即使在洗澡时,他的木桶旁边也摆着棋谱。

这样的专注力和执着,我相信王阳明没有办不成的事,这也是我们现代人最缺少的东西,是我们最该学习的,是一切成功的关键点。

古代的名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曾经被迫害过。长期待在舒适区的人,基本不会有所成就,王阳明也一样,他的心学之所有诞生,跟他的迫害经历密不可分。

想到明朝,喜欢看武侠的都应该知道,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部门,也应该了解这些人都听命于一个大太监。

而迫害王阳明的人,就是明朝最有权势的两个太监之一的刘瑾,你们可能没听过刘瑾,但一定听说过魏忠贤,魏忠贤就是那两大太监之一。

可以想象王阳明在那个时代能够活下来,是多么幸运的事。也正是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创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心学。

刘瑾下台后,王阳明慢慢的展露头角,慢慢的在建功立业中,完善心学和传道。

第一个让王阳明名声大望的事件就是南赣剿匪,南赣地区山麓千里,崇山峻岭,洞穴密布,只有飞鸟能和外界沟通,这里是土匪的安乐窝,四省曾组织过多次剿匪都收效甚微。

其中人数上万的土匪窝就有6个之多,其中不乏谋略、胆识过人的土匪。而王阳明只花了一年零三个月就成功了。

在这个剿匪中,王阳明过人之处有三处:不重形式,只重实质;以毒攻毒,以贼攻贼;心理战,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而在这个时期,他悟出了‘事上练’,就是说任何一件事靠自己的独坐想象,无论想的如何滴水不漏,都无事于补,而是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

而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就是不要空想,要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想要改变自己,可不是坐在那里瞎想就可以的。

心中有理想时,就要去行动和实践。

第二件事就是平定宁王。

宁王朱宸濠是一个有野心,有势力,有谋士的诸侯王,虽然当时不是乱世,但到处都民不聊生,被逼落草为寇者比比皆是。

若不是王阳明,我相信宁王朱宸濠很大可能夺取皇位。

当时朝廷并没有让王阳明去平乱,而是王阳明冒着生命危险用计策以少胜多,赢得了战役。

他为何要这样做?也是因为他的心学‘致良知’起到了作用,他的良知告诉他,必须要平定宁王,战场的危害远远大过现在。

而我认为的良知,不单单是指道德方面,还包括对自己成长有益的方面。如良知告诉我23点前睡觉最好,每天7点前起床最好,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心中的良知。

听从内心真正的声音。

第三件事平定广西戡乱。

王阳明还是边打仗边教学,在这里,王阳明不但平定了折磨广西戡乱,还在这里把自己的心学提到最高峰。

他在教学中不断提醒自己的弟子要‘事上练’、‘致良知’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成功与否,了然一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会不会心痛?雪和迟疑的问他,或许他从来没在意过我,但我依然固执想知道答案。 不会。他毫不犹豫说...
    墨瞳小巫女阅读 175评论 0 0
  • 《狗年新春》 “藏头诗” <狗>中孝天扬神威<年>添新岁国运昌 <吉>日举国同言欢<祥>和安康全家福 <心>宽体胖...
    洋州客阅读 343评论 0 0
  • 一 壮壮家在石家庄,12岁开始父母把他送到香港...
    a419b174adc7阅读 441评论 0 0
  • 今天是拨云见日的日子。昨天很多的困惑在今天的课程都一一得到解决。 学员们脸上呈现出了满意和惊讶的笑容。 旧有框架是...
    大师兄仁仁爱阅读 45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