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一个图解学习沙龙,估计自己是这个沙龙里为数不多的80后,凭群里互动的画风,感觉应该90后或00后居多。同期沙龙学友们第一期要进行自我介绍,有的是画手绘的,有的是做手账的,也有玩思维导图的,当然,并一定是他们就是从事这份职业的,也可能是爱好,也可能是兼职副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
每天8点,会有老师在群里讲一次课,并不是发语音,而是发一段互动的文字,解释关于图解的基本理论和技巧,非常简洁实用。然后,会出一个当日图解的题目,练习完发到群里会奖励星星。
关于星星,也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游戏规则。复杂可能是我这么认为,每天9点开始,根据星星的数量,可以开始游戏,抽取技能、发动技能,类似卡牌游戏的玩法。群里气氛很HIGH,他们互相开玩笑,玩得可开心,而我只是在一旁观战,有时竟然找不到乐趣点。
罢了罢了,重新找回初衷,我就是来学习图解表达的,游戏只是附加的学习方式,如果不能从中得到乐趣,那我就画好自己的图,做好事情的事情吧。
今日的图解是武汉P4(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病毒研究所),为了画好这个图,我先打了两次草稿,然后再画到方格纸上,非常用心地画了一个小时成稿。
自己的图像表达能力,应该还不算差。只是,要学会去把它运用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作为一项工具和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我相信,这样比读一大段的枯燥的文字,更能够让人快速理解、记忆深刻,这应该是一种新的学习和表达的方式,更适合快速获取信息的现在。
比如,在制作PPT的时候,我会尝试去构思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如何用框架和图标去展现,如何分布结构,这些都需要用到图解的思维。
以前习惯于在PPT里粘贴大段的文字,这也是为什么一直觉得做PPT是一件很枯燥,很费时的事,而且自己也总是逃避去做PPT,因为方向错了。当然,在看着这样的PPT听课时,听者也会觉得非常枯燥,甚至觉得是照本宣科,听完以后估计就忘记了,更不用说引起共鸣和激发行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