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带儿子们去办身份证,本以为是很简单的事却用了整整两个上午,反复跑了四趟。
正所谓所有经历的曲折都是为了让我们成长,从中我也领悟了三点。
一、做任何事之前先了解清楚具体规定和步骤。
昨天早上我们是先去了居住地的派出所问了,孩子办身份证可以在哪里办?
居住地派出所民警告诉我们,小孩第一次办身份证最好是去户籍地派出所带上户口本。
但他想了想又给了我一个县城政务中心的电话号码,让我问清楚政务中心能不能办?需要带些什么资料?免得来回跑,耽误时间。
好吧,人明明提醒我们了。我一字不拉的传达给了先生。打电话给政务中心,接通挂断了。
先生刚好要回老家去接客户,说顺便带孩子们回去办理了。他在网上查了下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需要的证件,监护人身份证、户口本,出生证。
回家取出生证后,先生带两儿子回老家乡镇了。
到镇上派出所,拿了号。说是民警出警了,等半个小时,先生去接客户。
再去派出所时,前面有七八个人在排队,一了解,他自己的身份证忘了带。
又打电话给我,让我咨询政务中心能不能办理,需要些什么证件。说是:乡镇民警说是,县城政务中心好像办理不了。
我打电话咨询,孩子首次办身份证需要户口本、孩子出去证、没有了,没有天天监护人身份证,穿深色衣服。
我如实汇报给先生。今天早上八点先生带孩子们去政务中心,拿号152号,被告知下午两点半之后再去。
先生想想还是去乡镇派出所办吧,虽然开车半小时,但乡镇上人少,十一点之前应该可以办好。忙完工地的事,九点过又回乡镇派出所了。
二、好心态是成事的关键
我们到乡镇派出所拿号30号。前面办到了22号。我们都在窃喜还好人不算多。
在三个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办事民警,二三十个老百姓,办公室显得拥挤不堪。
问题是办事民警是需要一边电脑录资料、另一个房间拍照。一个一个号的做,半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号还没完成。
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号还是没少几个。拥挤在办公室里的人们,难免开始碎碎念、抱怨。
大家都担心,中午下班时间到了,办不了又要等下午,有几个偏远点乡村的,来回跑纳达尔。也有几个跟我们一样在县城住,跑来跑去需要时间。
也有人建议民警给需要办身份证的人,统一拍照,再统一录资料。不用两边办公室来回跑,应该会快很多。也有人建议多增加个工作人员。
面对所有的唠叨、抱怨和建议,年轻的男民警都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在自己的节奏里做事。
偶尔还跟办事的老人、孩子开开玩笑,气氛还算和谐。
三、多些理解和体谅他人,尊重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
中午下班时间到了,办事民警依旧不停的做事,接了电话让同事留饭菜。
在等的老百姓大家的情绪都从抱怨转到的敬佩。
民警终于从25号到30号,一次性把相照了。然后全部录资料,不再两边办公室来回跑,速度快了很多。
当我们最后办好证件就一点钟了。想到民警还没有吃午饭,而且忙碌一上午,水都没喝一口。
回家路上,我和先生聊起。办事的民警坚持到办完最后一个号,没让老百姓下午再跑一趟,值得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