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考研还有293天』
本文共计1774字 ▌ 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假期过完的一段时间里,往往觉得非常艰难,周围的一切都步入正轨,而自己依旧还在游离当中。
格格不入。
没有心情也没有执行力。 时常恍恍惚惚。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提到很多很多次:要收心学习。
可是人的心,本来就一直在胸膛里稳定的跳动着。
根本不存在“收心”的问题。
假期,与平常不同。
我们期待假期,是因为我们在这个时间段里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安排。
这是完完全全属于我们的时间。
可以早睡晚起,呼朋引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尽情放松。
没有任务的压迫,也没有虚度时光的负罪感。
这就是假期的特权。
而大多数的日常,是规律且乏味的。什么时间做些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都有着严格的限制。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不得不去与其他人相比较,竞争。
去将我们现在所作的事情与未来挂钩。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收心”的时候,实际上里面蕴含的问题还要更多。
— 习惯 —
如果一个人长期在6点钟醒来,那要求他必须睡到8点钟是不现实的。
同理,让一个长期自然醒的人准时在6点钟起床也很困难。
习惯的力量是恒远长久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刚开始时,很难专注。
会想睡懒觉,会想玩手机,会想吃东西,会胡思乱想……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习惯形成之前,逼迫自己学习是残忍的。
享乐主义的人们天性是追求快乐。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忍受自己的无知,要面对自己的遗忘,要长久重复机械地记忆。
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痛苦,打击人的自尊自信,让人难以坚持下去。
时间越长,越觉得厌倦。
— 任务 —
面对未知时,人们会忐忑。 开始新的任务,无论过程好坏,都会得到一个结果。
而这个结果,在起初是完全未知的。
准备考研,成功还是失败,是未知的。准备一门课程,掌握的好与坏是未知的。准备计划,能否完成是未知的。准备一项任务,执行成果是未知的。
很多的未知让人犹豫,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开始,应该如何做,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顾城在《避免》中写道: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有时候,人们只想得到好的结果,为了好的结果才会行动。
可是,在统计学上,好与坏的概率是相同的。
人们在开始之前,潜意识中会将自己的现有水平与目标结果相比较,会暗自害怕得到令自己不满意的结果而畏惧开始。
顾虑越多,越缺乏执行任务的勇气。
— 期限 —
某种程度上来说,期限可以相当于效率的同义词。
大学里,你在什么时候学习效率最高。
我猜大部分人都是期末考试前的晚上,或者,规定上交论文的前一天。
因为这决定着自己是否会挂科,能否毕业,所以在最后期限之前,效率往往是最高的。
平时,我们则对自己太过宽容。
今天想着还有明天,明天想着还有后天,时间还很长呢。甚至,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中我们也会安慰自己,这一小时过了,还有时间,到凌晨还早。
到最佳效率时再行动,时间已经来不及,只够应付任务,而不够追求完美。
期限越远,越达不到高标准。
— 状态 —
很多人觉得自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
每个人对学习状态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觉得走神是没状态,有些人觉得心情不佳是没状态,有些人觉得效率不高是没状态,甚至有时候没带齐学习用品也算没状态。
心理学上有个词能够代表很棒的状态——“心流”。这相当于中文之中“物我两忘”的一种境界。
我们很少会有这种感受,但在学习中,我们渴望能够保持这种感受。
但把这样的状态等同于“学习状态”是不现实的。 “学习状态”应该是一种郑重的态度。
这种态度无关外界事物,也无关自己的心情,只是郑重认真的对待当前的事。
不追求好,也不逃避坏。
所以在谈“收心"的时候,我们是在讲:
我没有好习惯
我害怕坏结果
我学习无效率
我找不到状态
……
作为一个学生,我惧怕考试。
一直觉得考试残酷,一次的成绩就决定了之后很多年的事情。
但我习惯考试,哪怕考试前手抖的笔都拿不住,手心全是汗,在看到试卷之后,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空白填满。
对于考试,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准备的很充分,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准备好。
后来渐渐觉得,根本不存在完全准备好的时刻。
时间到了,无论拿不拿的出手,都要检验成果。
总有题目是新鲜的,没学到,没见过。
在考试之前只能尽力准备,交卷之后就听天由命。
刚开始,不需要想的太多,只管去做。
每天列好简单的计划,执行应做的任务,给任务设定一个完成期限,同时不要太苛责结果。
不要逼迫自己每天必须多少个小时,随心随性,保持学习的愉悦。
久而久之,便养成学习的习惯,不觉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