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在彩虹花间
2019年4月9日,我一直努力读书,从根本上还鼓励自己的孩子,自己学生努力读书。昨儿,我和幼儿园的女儿一起做逻辑狗的题目。其中有一个题目是让找出不同的一类,画出来,把同类的涂上颜色。我追问女儿,你想涂什么颜色?她对我说,我想涂彩虹花。之后,我又用心观察,细心观察女儿会怎么涂颜色。虽然女儿涂出了不同颜色花瓣。我晚上睡前追问她,每一片花瓣有什么用啊?她幼小的年纪,逐个给我解释了,一片花瓣可以当一把雨伞,一片花瓣可以当一艘船,一片花瓣可以带我找到水晶花,找到爱心水晶花……
我为什么要举例子?是因为,我长期坚持不懈给女儿读书,女儿有了非常丰富的语言,非常诗意的想象,非常细腻的情感。
如果问读书在哪里?我会说,读书在彩虹花间。
读书,在往返之间
可以肯定的是,早班路上,我听着朱小蔓老师给年轻人讲讲读书的意义和价值。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读书在往返之间。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读书来提升很多对人生对幸福对教学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在读书之后应转化成一种积极的行动。如果说这种应用体现在哪里,我想现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昨天晚上我在聆听了特级教师叶柱老师《数感,在哪里》,这样的读书过程我把它称之为是一种内化的过程,今天早上我在路上都在思索我究竟是为什么读书这个话题?一方面我是想到了自己和女儿的这种真实的对话场景,另一方面我也是在朱小蔓老师的著作和她的文章讲座当中感悟所谓的读书是这种往返之间。实际上,可以肯定的说,逻辑的抽象的线条,如何获得?我想是通过直观的、细腻的生活来进行提升。那么这个过程,也就是一种往返。
读书,在品鉴间
昨天,我其实被特级老师叶老师的这个讲座深深吸引。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昨天我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正是讲到了他讲座当中的一个案例,特别巧的事情是,当时我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也的确是遇到了这样的困惑。就是在北师大版教材当中也有一节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描述数的大小”。有趣的事情是我们班有一个孩子,描述数的大小,我的确听到一个孩子说了少得少这样的话语,现在我回过头来思考当时我的处理就是没有回应孩子。因为我没有预测到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孩子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其实并没有给他予以解释。昨儿叶老师给出了这种问题的一个解决对策。
现在回来品鉴叶老师的对策,我认为,他所提及借助数轴对孩子们认识数大小,这个想法很好。我还相信,无论是我,还是我们的叶特老师,之所以我们能在这个问题上思考到的对策,都可以看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
真正的对话就是让我们逐渐反思自己,人是在主动的学习过过程当中,成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