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不久,小丽因父母工作调动,从新市来到别省的宣区,她转学了。进入新学校的她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新同学、新环境……教导主任看了小丽学习手册的成绩,把她分配在五年级二班,一个出席全区的优秀班。
上学第一天,小丽懵圈了。语文数学课讲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她把课本从头到尾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一点相关内容。原来这个学校是六年制的小学,而小丽原来的学校是五年制,所以教材是完全不同的。中午休息的时间,爸爸带小丽到新华书店买来了新课本,于是一切重新开始。
很快,她迎来了转学后的第一次小测验,语文65,数学56,这怎么可能?小丽一向品学兼优,分数从没下过85分。
班主任老师一脸不悦,怎么是一个拖后腿的学生呢,不是说成绩优秀吗?教导主任也来了,她找小丽谈话,“小丽咱们蹲班吧,好好巩固一下知识,争取把成绩提上来。”
“啊?蹲班?我不”
说了很久,小丽就是不愿意蹲班,以前在班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她不相信自己会成蹲班生。谈话最后,教导主任说,看她下一次测验成绩再定。
没多久第二次小测验来了,语文68,数学43,小丽这下完全蒙了,怎么会考成这样。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教导主任又来了,小丽趴在课桌上难过地哭起来,“我不蹲班,我不留级。”无论教导主任怎么说,她就是不抬头。
当天晚上,小丽被家访了,带着教导主任进门后,她就出去玩了,等到天完全黑了才回家。
小丽回来后,爸爸妈妈什么都没说,她忍不住问,“妈妈,我们主任来干嘛?”
“小丽,你想继续在这个班?不想留级吗?
“是的,妈妈,我不留级,我可以的。”
“好吧,那你就好好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妈妈温和的说。
“好的,妈妈,谢谢妈妈!”
小丽开心极了,原来这个问题就这样轻易的解决了。
一眨眼,大考来了,数学97,语文88,全班第2名,这是小丽的期中考试成绩。班主任眉开眼笑,拉着小丽到办公室说话,教导主任也来祝贺她。放学后,小丽拿着成绩跑回家向妈妈报喜,妈妈高兴的搂着她说,“我就知道我女儿可以的。”
若干年后,妈妈告诉小丽,那次家访教导主任和妈妈已经说好,小丽先转为班里的旁听生,如果接下来的大考成绩依然不好,就必须留级。妈妈担心小丽有压力,所以和主任达成共识,这些决定不要告诉小丽。
当小丽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动的抱住妈妈,“谢谢妈妈,幸亏我当时不知道,不然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就不会那么开心了。”是啊,那时候小丽看到教导主任终于不再来找她了,好似所有的乌云已消散,班主任老师也很喜欢小丽,经常在课后拉着小丽到办公室询问功课。小丽自己在课上也很积极努力,课后爸爸妈妈会检查功课;班里有文艺活动,小丽积极参加,并主动为班里编排了文艺节目,小丽还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的朗诵比赛也获得了名次。
回想这丰富多彩的整个一学期的时光,小丽非常感谢妈妈的理解和成全,感谢老师和教导主任的特别关心,感谢同学们快乐的陪伴,跨省转学就这样平稳地度过了。